时间: 2025-05-03 11:0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08:06
宿山家
作者:甘复〔元代〕
木落秋满山,窗虚夜凉集。
风吹海月生,露洗苔衣湿。
野客爱清泠,长瓢暝中汲。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山间的景色宁静而清幽:树木的叶子已经落尽,整个山头被秋天的气息所笼罩,窗户开着,凉爽的夜风悄然吹入。风轻轻拂过,海上月光渐渐升起,露水滋润了苔藓,令其变得湿润。野外的客人喜欢这样的清凉,带着长长的瓢在夜色中汲水。
此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秋天夜晚宁静之美的感悟。同时,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作者介绍:甘复,元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隽永。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诗人可能在山中隐居,感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借此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宿山家》是一首描绘秋夜山景的诗,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平和。开篇的“木落秋满山”一句,便带出了浓厚的秋意,树木的叶子一片片落下,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仿佛在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接下来的“窗虚夜凉集”,则通过窗户的打开,营造出一种亲近自然的氛围,夜风轻拂,带来一丝凉意,让人感受到那种清新和自由。
第三联“风吹海月生”,描绘了风轻轻拂过海面,月光在水面上波动的美丽景象,意境优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露洗苔衣湿”则是通过露水的滋润,表现了自然的细腻与生机,苔藓的湿润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最后一联“野客爱清泠,长瓢暝中汲”,不仅描写了野外客人对清凉环境的喜爱,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营造出一种诗意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夜晚的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山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诗词测试:
诗中“木落秋满山”的意思是:
A. 树木繁茂
B. 秋天的气息充满山间
C. 树木长得很高
“长瓢暝中汲”中“长瓢”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水器
C. 一种乐器
这首诗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A. 生活的繁忙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城市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