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2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22:25
江郡当秋景,期将道者同。
迹高怜竹寺,夜静赏莲宫。
古磬清霜下,寒山晓月中。
诗情缘境发,法性寄筌空。
翻译推南本,何人继谢公。
在江郡的秋天美景中,我期待与修道者们一起游览。
我对那高耸的竹寺感到怜惜,在宁静的夜晚欣赏莲花的宫殿。
古老的磬声在清霜下响起,寒山上的晓月映照着。
诗情随着环境而生发,法性的真谛寄托于竹筌的空中。
翻译推演南朝的经典,谁能继承谢公的志向?
皎然,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体现了对佛教哲理的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此诗作于秋日,诗人游览何山寺,寄情于自然景色与佛教文化,表达对修道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意境的追求。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江郡的美景,诗人借助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对修道生活的向往。开篇以“江郡当秋景”引入,展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随之“期将道者同”,显示出与道友同游的渴望。接下来的“迹高怜竹寺”则让人感受到寺庙的清幽环境,诗人置身于这样一个静谧的地方,心中自然生出无限的感慨。
“古磬清霜下,寒山晓月中”一句,画面感极强,音响与视觉的结合,令读者仿佛置身于清晨的寒山之中,古老的磬声与明亮的月光相互辉映,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最后两句“诗情缘境发,法性寄筌空”则是对自己内心感受的升华,表达了诗人通过自然景象领悟到的佛理,显示了他对诗歌与哲学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秋日的美景,更在景中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心灵的深刻思考。
江郡当秋景,期将道者同。
迹高怜竹寺,夜静赏莲宫。
古磬清霜下,寒山晓月中。
诗情缘境发,法性寄筌空。
翻译推南本,何人继谢公。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郡秋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修道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文学传承的思考,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对佛理的理解。
诗中提到的“江郡”指的是哪个季节?
“古磬清霜下”中的“古磬”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法性”是指什么?
对比皎然与王维的诗作,二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皎然更强调哲理的思考和内心的宁静,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