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1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16:52
宴坐自午至暮
身外寥寥扫怨恩,
胸中浩浩纳乾坤。
饱经世事常高枕,
惯见人情不署门。
孤日夜分生海底,
百川秋涨泝河源。
珥貂碧落从来事,
东访蓬莱不足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宴会上悠闲自得的情境。他在身外的纷扰中扫去怨恨与恩情,心中却能够包容广阔的天地。经历了世事的变迁,他常常能够安然入睡,不再为人情冷暖所困扰。孤独的日头在海底升起,百川的秋水也在逆流而上。身披貂皮,仰望碧空,这些都是往常的事情,东游蓬莱的事却不必多言。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谏议,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词人。他一生经历了宋朝的多次战乱,心系国家,作品多反映家国情怀及对政治的关切,风格独特,深受后人喜爱。
《宴坐自午至暮》创作于陆游晚年,他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与国家的动荡后,逐渐趋于平和,诗中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既有对世事的淡然,也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宴坐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开篇“身外寥寥扫怨恩”,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境界,诗人在忙碌的生活中选择放下怨恨与恩情,心中则宽广如天地。这种心态使他能够“常高枕”,在经历了无数的人情冷暖后,已然习惯于对外界的漠然与淡泊。诗中“孤日夜分生海底”及“百川秋涨泝河源”的意象,描绘了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孤独,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最后两句“珥貂碧落从来事,东访蓬莱不足言”,不仅点明了诗人对奢华生活的淡漠,也暗示了理想境界的遥不可及,让整首诗在轻松的宴坐之中流露出一丝对理想的追求与失落的感慨。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淡然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孤独的感慨。
诗中“身外寥寥扫怨恩”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A. 忍受痛苦
B. 超然物外
C. 追求名利
“孤日夜分生海底”中的“孤日”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孤独的心境
C. 自然界
本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奢华生活
B. 自然变化
C. 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