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梅台》

时间: 2025-04-29 21:20:56

诗句

缅怀清绝姿,风流似居士。

固宜命斯台,俗子视桃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20:56

原文展示

梅台
冯时行

缅怀清绝姿,风流似居士。
固宜命斯台,俗子视桃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梅花清雅脱俗姿态的怀念,梅花的风流倜傥就像隐士一般。因此,应该为梅花建立这个平台,让世俗的人们像看桃李一样去欣赏梅花。

注释

  • 缅怀:怀念、追忆。
  • 清绝姿:清雅而绝世的姿态。
  • 风流:风采和气度,通常指人品和才情。
  • 居士:指隐居的士人,常用来形容那些有高洁品德的人。
  • 固宜:理应、应该。
  • :命名、设立。
  • 斯台:此台,指梅台。
  • 俗子:世俗的人。
  • 桃李:比喻众多的学生或后辈,也指桃花和李花,象征美好事物。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坚贞的象征,常与隐士相提并论,如同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梅台的设立象征着对这种高洁品质的赞美和推崇,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清雅之美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冯时行(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因其作品流传较广而被后人所知。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梅花盛开的季节写成,诗人在感受梅花之美的同时,表达了对高洁品德的追求与向往。

诗歌鉴赏

《梅台》以梅花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切怀念与赞美。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清白、高洁、不屈的精神,正如诗中所提到的“清绝姿”,它代表了诗人心中理想的品格。诗中“风流似居士”一句,生动地将梅花与隐士的气质相结合,体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人通过“固宜命斯台”,将梅花的美好与世俗的桃李相对比,强调了梅花受到的特别关注与珍视,暗示梅花的价值超越了世俗的一切。

整首诗言简意赅,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深意,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在这一点上,冯时行的诗歌不仅仅是对梅花的赞美,更是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缅怀清绝姿:开头即表明怀念梅花的清丽与独特。
  • 风流似居士:梅花的气质被比作隐士,强调其高雅和脱俗。
  • 固宜命斯台:认为这美丽的梅花理应被人们铭记和称颂。
  • 俗子视桃李:与桃李相比,梅花显得更加珍贵和独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居士,突显其清高。
  • 对仗:如“缅怀”与“命”,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梅花高洁品德的推崇,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格和自然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贞与高洁。
  • :象征欣赏与纪念的场所。
  • 桃李:代表世俗美好,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梅台》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冯时行
    c) 杜甫

  2. 诗中“风流似居士”指的是哪种气质? a) 俗气
    b) 高雅
    c) 平凡

  3. 诗中提到的“桃李”象征的是? a) 梅花
    b) 世俗的美好事物
    c) 隐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冯时行的《梅台》,均以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但杜甫多关注社会现状,而冯时行则更注重个人理想与自然之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花的文化象征与艺术表现》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唐多令 唐多令 唐多令 唐多令 唐多令 唐多令 唐多令 唐多令 药农兄函述易号了翁之微,尚词以广之 唐多令 夜泊绍兴闻笛 唐多令 京砚山望扬子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清邈 折文旁的字 枕稳衾温 壁立千仞 麦字旁的字 包含贼的成语 辰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胸有成竹 穷侈极欲 凡·爱克兄弟 死搬硬套 意急心忙 青衲 糊口 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