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船子和尚图》

时间: 2025-04-27 02:39:33

诗句

纵有丝纶不暇施,痴鱼吞月自惊疑。

旁观莫作风波想,比著人间未是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39:33

原文展示:

题船子和尚图 赵蕃 〔宋代〕

纵有丝纶不暇施,痴鱼吞月自惊疑。 旁观莫作风波想,比著人间未是危。

白话文翻译:

即使拥有钓丝也无暇施展,愚笨的鱼儿吞食月亮,自是惊疑不定。 旁观者不要以为这是风波,相比人间,这并不算危险。

注释:

  1. 丝纶:钓丝,比喻手段或方法。
  2. 痴鱼吞月:比喻愚昧无知的行为。
  3. 风波想:指对事物的误解或过分担忧。
  4. 比著人间:与人间的事物相比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通过对船子和尚图的题咏,表达了对世事超然的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是赵蕃在观赏一幅描绘船子和尚的画作后所作,通过画中的景象,诗人抒发了自己对世事的看法,认为世间的风波并不值得过分担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画中船子和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首句“纵有丝纶不暇施”,意味着即使有手段和方法,也无暇或无意去施展,显示出一种超脱和淡泊。次句“痴鱼吞月自惊疑”,用痴鱼吞月的形象,比喻愚昧无知的行为,同时也暗示了世人对事物的误解和惊疑。后两句“旁观莫作风波想,比著人间未是危”,则是诗人对旁观者的劝诫,不要对世事过分担忧,因为与人间真正的危险相比,这些都算不得什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和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丝纶不暇施”表达了超脱和淡泊的态度。
    • 次句用“痴鱼吞月”形象地比喻了愚昧无知的行为。
    • 后两句则是对旁观者的劝诫,不要对世事过分担忧。
  2. 修辞手法:

    • 比喻:“痴鱼吞月”用痴鱼吞月的形象比喻愚昧无知的行为。
    • 对比:通过“比著人间未是危”与人间真正的危险进行对比。
  3.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世事的超然态度,认为世间的风波并不值得过分担忧。

意象分析:

  1. 意象词汇:
    • 丝纶:手段或方法的象征。
    • 痴鱼吞月:愚昧无知的行为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丝纶”指的是什么? A. 钓丝 B. 绳索 C. 线 D. 网

  2. “痴鱼吞月”在诗中比喻什么? A. 愚昧无知的行为 B. 聪明的行为 C. 勇敢的行为 D. 谨慎的行为

  3. 诗的最后一句“比著人间未是危”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人间的危险很多 B. 人间的危险很少 C. 世间的风波并不值得过分担忧 D. 世间的风波很危险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 王维的《鸟鸣涧》: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题西林壁》与赵蕃的《题船子和尚图》都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但苏轼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苏轼诗选》:收录了苏轼的诗作,可以与赵蕃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声声慢 夏夜 声声慢 西园逭暑。园在广州提学廨,余襄公武溪集注所谓庭际罗立九曜石者也 声声慢 声声慢 酬叔问 声声慢 声声慢 其二 踏雪看梅 声声慢•履川、凫公见过,并招大壮饮村肆 声声慢五首 其四 声声慢 三月望前一日,纫兰妹招同雪兰大姊、蘅芳三妹暨畹兰五妹看海棠,赋此索和。 声声慢 夏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足字旁的字 劬愉 韶颜 公仇 富于春秋 疋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乱扣帽子 博见洽闻 饬农 应星 铜壶滴漏 口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跄的词语有哪些 爱不忍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