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2:13
送人之桐柏
半溪松黄堆碧波,
狂夫于此欲如何。
洞天春晚归不得,
司马悔桥芳草多。
在半溪边,松树的颜色呈现出黄绿色,满眼都是碧波荡漾。这样的景色,狂放不羁的人在这里又能做些什么呢?在春天即将结束的洞天中,归去的路途却无法成行,司马悔桥旁,芳草繁盛,令人感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周文璞,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以山水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与惜别之情,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交融,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送人之桐柏》是一首兼具自然描绘与情感抒发的诗作。诗中描绘了半溪的宁静与松黄的景致,展现了自然之美。开头的“半溪松黄堆碧波”便营造出一种恬淡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幽静的自然环境中,松树在阳光下透出黄绿的色彩,波光粼粼,令人心旷神怡。然而,随即引入“狂夫于此欲如何”,似乎在发问,狂放不羁的心情在这样的环境中又能如何发泄,暗示了对自由精神的追求与无奈。
接下来的“洞天春晚归不得”,又将情景推向深远,春天即将结束,诗人感到归路茫然,似乎在暗示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最后一句“司马悔桥芳草多”则落回对往事的回忆与感慨,司马悔桥的芳草象征着曾经的美好与时光的流逝,令人倍感惆怅。
整首诗在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交织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惜,反映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独特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抒发离别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美好回忆的珍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司马悔桥”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诗歌中“半溪松黄堆碧波”所描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对比王维的《送友人》,同样表达离别之情,但王维更多地展现了友谊的深厚和人生的哲理。周文璞的《送人之桐柏》则更重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表现出一种对自由与归属的深思。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