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4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2:48:54
大路古茅屋,问津欲何从。鸡黍相款留,贤哉植杖翁。
在古老的大路旁,矗立着一座茅草屋,我不禁想问这条路该通向何方。屋里有鸡和黍米款待旅人,真是贤明的植杖翁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学箕,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写景抒怀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游历途中所作,表达他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淳朴人情的赞美。
这首《止宿》通过描绘一处古朴的茅屋和其周围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感慨。首句“大路古茅屋”就设定了一个温馨而宁静的场景,古老的大路象征着历史的厚重,茅屋则体现了简单而真实的生活。接下来的“问津欲何从”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思考,似乎在向读者探问人生的方向。
诗中的“鸡黍相款留”描绘了一个温暖、好客的场景,鸡和黍米是乡村的常见食物,意味着诗人得到了热情的招待,体现了人们对他乡游子的关怀与善意。而“贤哉植杖翁”则将目光转向那位老人,既是对他智慧的赞美,也是对他生活态度的认同,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一种恬淡、宁静且富有智慧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在简洁中蕴含深意,既有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也包含了对人生方向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人情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简单乡村生活的赞美与对人生方向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在城市喧嚣与乡村宁静之间的矛盾心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鸡黍”代表什么?
A. 一种植物
B. 食物
C. 一种动物
答案:B
诗人对“植杖翁”的态度是?
A. 轻蔑
B. 尊敬
C. 无所谓
答案:B
“问津欲何从”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迷惑
C. 忐忑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