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渔家傲·三十年来无孔窍》

时间: 2025-04-26 12:06:52

诗句

三十年来无孔窍,几回得眼还迷照。

一见桃花参学了。

呈法要,无弦琴上单于调。

摘叶寻枝虚半老,看花特地重年少。

今后水云人欲晓。

非玄妙,灵云合被桃花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6:52

原文展示

渔家傲·三十年来无孔窍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三十年来无孔窍,几回得眼还迷照。
一见桃花参学了。
呈法要,无弦琴上单于调。
摘叶寻枝虚半老,看花特地重年少。
今后水云人欲晓。
非玄妙,灵云合被桃花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在三十年的生活中感到自己没有找到真正的门道,许多次的领悟又让自己迷惑。第一次见到桃花,似乎明白了点什么。想要传达的法则,像无弦琴上那单调的旋律。采摘着树叶,寻找着树枝,感到自己已经半老,而看花却让人仿佛重返年轻。今后,我想要在这水云之间明白些事情。其实并非什么深奥的道理,灵性之云和桃花相伴,让我会心一笑。


注释

字词注释:

  • 孔窍:指心灵的窍门或通路。
  • 迷照:指眼前的事物让人迷惑,不能清晰地看见。
  • 参学:指学习和参悟。
  • 呈法要:呈现出重要的法则。
  • 无弦琴:比喻没有乐器的音调。
  • 单于调:指古代匈奴的音乐,可能暗指曲调的单一。
  • 重年少:重返年轻的感觉。
  • 水云:比喻自然景色,或是流动的事物。

典故解析:

  • 桃花:在中国文化中,桃花常常象征着美好和春天的到来,代表着希望和复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底,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书法家,是“苏黄”中最具个性的诗人之一。他继承了王维、李白的诗风,且在词风上更为细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
该词创作于黄庭坚晚年,彼时他经历了人生的许多起伏与磨难,在面对人生的困惑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中,倾诉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对桃花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在漫长岁月中的反思与领悟。开篇的“无孔窍”表达了作者对自身修行之路的困惑,似乎三十年来的努力未能真正找到内心的答案。接着提到“几回得眼还迷照”,让人感受到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会陷入迷茫。

“桃花”作为一个重要意象,象征着生命中的美好瞬间,仿佛在启迪着作者的心灵。此处的“参学”意指从桃花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随后的“无弦琴上单于调”,则暗示着一种孤独的境地,尽管有音乐,却是无声的。

在“摘叶寻枝虚半老”中,作者反思自己的经历,感叹时光流逝,然而“看花特地重年少”却让人感受到一种年轻的态度。最后的“水云人欲晓”则是对未来的展望,虽不追求深奥的道理,却希望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整首词在清新自然的意象中,寄托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往的感悟,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一种淡泊而又积极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十年来无孔窍:三十年的时间里,作者没有找到通达心灵的窍门。
  • 几回得眼还迷照:几次领悟之后,仍然感到迷惑。
  • 一见桃花参学了:第一次看到桃花,似乎明白了些道理。
  • 呈法要,无弦琴上单于调:想要表达的道理,却像无弦琴那样空洞。
  • 摘叶寻枝虚半老:在采摘树叶,寻找树枝的过程中,感到自己已半老。
  • 看花特地重年少:看花让人感到年轻,仿佛回到了青春。
  • 今后水云人欲晓:未来希望在水云之间有所领悟。
  • 非玄妙,灵云合被桃花笑:其实并不是深奥的道理,灵性的云朵与桃花一起微笑。

修辞手法:

  • 比喻:桃花象征着希望,水云象征着人生的流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人生经验的反思,追求真理的艰辛和对生命美好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美好、希望。
  • 水云:自然、流动、变化。
  • 无弦琴:孤独、空虚。
  • 年少:青春、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无孔窍”指的是什么?
    A. 找不到心灵的通路
    B. 没有任何洞口
    C. 没有学习的机会
    D. 找不到桃花

  2. 桃花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伤感
    B. 希望与美好
    C. 孤独
    D. 年龄

  3. “摘叶寻枝虚半老”的意思是:
    A. 感到自己年轻
    B. 感叹时光流逝
    C. 采摘树叶
    D. 寻找新事物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名作,表现春天的生机与人生的感慨。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渔家傲》与《春望》:两者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渔家傲》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体验,而《春望》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的动荡与人间的苦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黄庭坚诗文选集》

相关查询

汉上题韦氏庄 征人归乡 赠宜阳张使君 咏史(一作和蕃) 送王端公之太原归觐相公 送张秀才之长沙 秋夜梁十三厅事 客堂秋夕 下第留辞顾侍郎 红槿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川字旁的字 贯穿古今 犂耳 盛肥丁瘦 支前 演延 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士字旁的字 诎膝请和 龙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详求 断手续玉 又字旁的字 招待所 连州跨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