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0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7:14
再作答徐天隐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建德真乐国,万里渺中州。
除荡俗氛尽,心如九天秋。
满船载明月,乃可与同游。
平生期斯人,共挟风雅輈。
定知诗客来,夜虹贯斗牛。
执斧修月轮,链石补天陬。
破的千古下,乃可泣曹刘。
危柱鸣哀筝,知音初见求。
成功在漏刻,尧舜去共吺。
收此文章戏,往作活国谋。
开纳倾万方,皇极运九畴。
闭奸有要道,新旧随才收。
在建德这个真正欢乐的地方,万里之外的中州显得如此渺小。
除去那些世俗的氛围,心情如同九天的秋空般清澈。
满船载着明月,这样的景色正好可以与友人共游。
我一生期望能与这样的人相聚,共同携带风雅的情趣。
诗人一定会来访,夜空中的彩虹贯穿星斗。
执斧修补月亮的轮廓,链石补天的角落。
打破千古的束缚,那时可以为曹操与刘备而泣。
在危柱上奏响哀伤的筝曲,知音初见时的渴求。
成功就在每一个瞬息之间,尧舜的德行也会随之而去。
采集这篇文章的乐趣,继续为国家的繁荣而谋划。
广纳四方之才,皇极之道运作于九畴之内。
关闭奸邪之道,有必要的法则,新旧之才随其所需而收纳。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代表性作品有《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他在诗歌上风格清新、意境深远,尤其擅长山水诗。
《再作答徐天隐》是黄庭坚写给好友徐天隐的诗,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诗友的深厚情谊。诗中蕴含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当世纷扰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呈现出黄庭坚对世俗喧嚣的反思与超脱,诗人通过对“真乐国”的描绘,引领读者走入一个理想的境界。在这片净土中,心灵的纯净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使得人们能够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与诗意。诗中通过“满船载明月”的意象,展现了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渴望,而“执斧修月轮,链石补天陬”的意象则体现了人类对理想与美的追求。
黄庭坚在诗中引入了历史典故,如“泣曹刘”,不仅表达了对古人情感的共鸣,也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简洁却意蕴深厚,体现了诗人高远的理想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共鸣。
整首诗以理想与友谊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体现了黄庭坚崇尚风雅、追求理想的情怀。
诗中提到的“建德”是在哪个省份?
“心如九天秋”中“九天”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满船载明月”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