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4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49:17
天外巴子国,山头白帝城。
波清蜀栜尽,云散楚台倾。
迅濑下哮吼,两岸势争衡。
阴风鬼神过,暴雨蛟龙生。
硖断见孤邑,江流照飞甍。
蛮军击严鼓,笮马引双旌。
望阙遥拜舞,分庭备将迎。
铜符一以合,文墨纷来萦。
暮色四山起,愁猿数处声。
重关群吏散,静室寒灯明。
故人青霞意,飞舞集蓬瀛。
昔曾在池籞,应知鱼鸟情。
在遥远的巴子国,山顶上矗立着白帝城。
波浪清澈,蜀地的栽培已尽,云雾散去,楚台的影子倾斜。
迅猛的河水在下面怒吼,两岸的势力相争不休。
阴风带着鬼神经过,暴雨中蛟龙出现。
从硖口可以看到孤独的村落,江水照耀着高飞的楼阁。
蛮军敲击着严厉的鼓声,马队引着双旗前进。
远望阙门,遥拜翩翩起舞,为迎接将领做好准备。
铜符的合奏,文墨的纷纷而至。
黄昏的色彩在四周升起,愁苦的猿鸣在各处响起。
重关的众官散去,静室中寒灯明亮。
故人的青霞意象,飞舞聚集在蓬莱。
曾经在池塘边,想必知道鱼和鸟的情感。
刘禹锡(772年-842年),唐代著名诗人,字梦得,号雪堂,晚号晦庵,洛阳人。以诗、文、词闻名。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关注民生,反映社会现实。
此诗作于刘禹锡贬谪期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土的眷恋,情感深沉,画面生动,展现出他作为诗人的敏感和深邃的情感。
《始至云安寄兵部韩侍郎中书白舍人二公近曾远守故有属焉》是一首充满历史与自然意象的诗。全诗以白帝城为起点,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前四句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巴子国和白帝城相映成趣,波清云散,展示了蜀地的秀丽和广阔。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人间的喧嚣与冲突,蛮军的鼓声和阴风的鬼神交织出一种紧张与不安的氛围。诗人通过自然的变化与人事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时局的深刻思考。
此诗不仅描绘了外部的美景与动荡,更深层次地流露出诗人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最后几句中,诗人通过“故人青霞意”的意象,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过往美好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象丰富,展示了刘禹锡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积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事纷争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友人的关心以及对社会动荡的深思。作品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刘禹锡作为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与独特视角。
白帝城位于哪个地区?
诗中提到的“蛮军”指的是?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刘禹锡的作品更多地关注于现实的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而李白则倾向于体现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历史的沉思。两者在主题和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示了唐诗的多样性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