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3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38:23
原文展示:
用伯修韵迓虞提刑 洪咨夔 〔宋代〕
从来图易必思艰,运甓工夫莫放闲。 万里功名终竟在,百年元气早须还。 安危着眼棋枰外,中否留心弩括间。 寄似匆匆无几语,华阳东去是潼关。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功名和保持国家元气的思考。诗中提到,虽然追求容易,但必须考虑到困难;运甓(搬运砖石)的工夫不能放松。无论多远的功名最终都会实现,国家的元气需要尽早恢复。在考虑国家的安危时,要像下棋一样长远规划;在判断政策是否得当时,要像瞄准箭靶一样细致。最后,作者匆匆寄语,提到华阳东去就是潼关,暗示了边防的重要。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宋代诗人,其诗多涉及政治和社会问题,风格沉郁顿挫。此诗可能是作者在担任官职时,对国家安危和自身职责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迎接某位提刑官时所作,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个人责任的认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运用典故和比喻,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和对个人责任的认识。诗中“运甓工夫莫放闲”一句,既是对个人勤勉的劝诫,也是对国家元气的呼唤。而“安危着眼棋枰外,中否留心弩括间”则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深思熟虑和精确判断。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蕴深远,体现了宋代士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在追求个人功名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国家的安危和元气的恢复,体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个人责任的认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运甓工夫莫放闲”中的“运甓”比喻什么? A. 辛勤劳动 B. 军事训练 C. 学术研究 D. 政治斗争 答案:A
诗中“安危着眼棋枰外”中的“棋枰”比喻什么? A. 日常生活 B. 策略和规划 C. 艺术创作 D. 商业交易 答案:B
诗中“华阳东去是潼关”暗示了什么? A. 旅游景点 B. 边防重要 C. 历史遗迹 D. 文化中心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