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2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9:54
不比尧夫新悦泽,
依然迂叟旧清羸。
末年先帝攀髯恨,
几处遗民随泪碑。
上自易名真独断,
史当立传要雄辞。
道山堂上分襟句,
岂料今为绝笔诗。
这首诗并不像尧夫那样欣喜于新沐浴的泽水,
仍旧是年迈的老者,清瘦而又孤独。
末年时先帝对手须发的恨意,
多少遗民在泪水中为碑铭所感动。
我自己改名真是独断专行,
史书上应该立下传记才有雄伟的文辞。
道山堂上曾分门别类吟咏,
谁知今日却成了绝笔之作。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子厚,号少山,南宋时期的诗人、政治家。他在诗歌方面造诣颇深,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作,也有沉郁之篇。其诗常以抒情见长,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诗人通过对先帝的怀念,表达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对历史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帝王尧的对比,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与感慨。诗中反复出现的对比手法,使得情感的层次更加丰富。开头两句,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政治的渴望,另一方面又暗示了现实的无奈与悲哀。通过对先帝的回忆,诗人不仅在怀念一个时代的美好,也在表达对现状的深深惋惜。遗民的泪水与碑铭交织在一起,表现了民众对国家的热切期盼与失落感。
之后的句子则展现了诗人对自我的反思,改名的行为象征着对历史的追求与对个人价值的探索。在最后几句中,诗人怀念自己曾经的吟咏,感叹如今却只能以绝笔作结,强烈的悲伤与无奈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历史与社会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尧夫”象征着什么?
诗人改名的行为意欲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