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咏五言八首》

时间: 2025-04-30 19:39:09

诗句

魏帝恩虽重,川灵礼自防。

不曾簪美珥,安有献明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39:09

原文展示:

魏帝恩虽重,川灵礼自防。不曾簪美珥,安有献明珰。

白话文翻译:

魏帝的恩宠虽重,但川灵之地的礼仪却自有保护。我从未佩戴过华美的耳饰,怎么会有机会献上明亮的宝石呢?

注释:

  • 魏帝:指的是三国时期的魏国皇帝,象征权势。
  • 川灵:指的是川流不息的灵气,可能隐喻特定区域或自然环境。
  • 礼自防:礼仪具有自我保护的功能,强调礼仪的重要性。
  • 簪美珥:指佩戴华丽的耳饰。
  • 献明珰:献上明亮的宝石,意指珍贵的礼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年),字仲明,号景山,南宋诗人。其诗风气质清新,兼具豪放与婉约,作品多关注社会时事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政治腐败,诗人以诗寄情,表达对权利与礼仪的思考。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杂咏五言八首》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直抒胸臆,展现了诗人对权力与礼仪的独特理解。诗中开头以魏帝的恩宠为引子,强调在权力的光环下,个体的自我防护和立身之道。诗人通过对“川灵”的描写,象征自然与人文的结合,隐喻礼仪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接着,诗人通过“不曾簪美珥,安有献明珰”的反问,表达了对华美外表和奢华礼物的冷淡,强调内在的品格与自我价值。整首诗既有对权力的思考,也有对自我身份的坚守,反映出诗人追求真实与真诚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魏帝恩虽重:直指权力的厚重,表面光鲜。
  • 川灵礼自防:强调礼仪在生活中的自我保护作用,寓意深远。
  • 不曾簪美珥:个人不热衷于奢华,暗示对物质的淡泊。
  • 安有献明珰:反问中透出自我价值的坚持,质疑奢华的必要性。

修辞手法:

  • 对比:权力的恩宠与个人的自我防护形成鲜明对比。
  • 反问:通过反问加深了诗的情感与思考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权力与礼仪为背景,探讨个体在权力面前的自我认同和价值追求,强调精神内涵高于物质外表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魏帝:象征权力与地位。
  • 川灵:代表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 美珥与明珰:象征奢华与物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魏帝”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皇帝?

    • A. 汉帝
    • B. 魏帝
    • C. 唐帝 答案:B
  2. “礼自防”在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礼仪的复杂性
    • B. 礼仪的重要性
    • C. 礼仪的无用 答案:B
  3. 诗人通过“不曾簪美珥”想表达什么?

    • A. 追求奢华
    • B. 对物质的淡泊
    • C. 对权力的依赖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对比李白的豪放与刘克庄的内敛,前者张扬个性,后者则更注重内心的坚定与礼仪的自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晓坐 到秋 嘲樱桃 杨本胜说于长安见小男阿衮 马嵬·其二 人日即事 河内诗二首 南朝 日高 赠赵协律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陆界 舍近图远 牢让 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禾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黠马 黑字旁的字 送暖偷寒 倾盖之交 磁浮列车 异闻传说 糹字旁的字 千里之驹 巾字旁的字 包含禽的成语 慰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