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怀归》

时间: 2025-07-29 16:10:10

诗句

折柳期春春便归,叮咛好与护柴扉。

东风怪我归鞍晚,调拨杨花到处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6:10:10

原文展示

折柳期春春便归,
叮咛好与护柴扉。
东风怪我归鞍晚,
调拨杨花到处飞。

白话文翻译

在柳树抽芽的春天,我即将归去,
叮嘱你要好好守护柴门。
东风埋怨我归来的马鞍太晚,
四处飞舞的杨花似乎是东风的调动。

注释

  1. 折柳:折柳是古代送别的习俗,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2. 期春:期待春天的到来。
  3. 叮咛:细心叮嘱。
  4. 护柴扉:保护柴门,象征着对家和亲人的关心。
  5. 东风:春风,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温暖。
  6. 归鞍:指归家的马鞍,暗示归家的愿望。
  7. 调拨:调动、安排。
  8. 杨花:杨树的花絮,春季飞舞的杨花常常给人以离别的感觉。

典故解析

“折柳”是古代中国常见的送别习俗,柳树在春天发芽时折下柳枝,象征着送别和思念。此习俗在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作中有体现。诗中提到的“东风”也常常与春天的到来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缪鉴,宋代诗人,生活于南宋时期。他的诗歌多描绘生活中的细腻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诗人在春天即将归家时,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这首诗融入了自然景象与人情感,体现出离别时的惆怅与期待。

诗歌鉴赏

《怀归》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作者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将个人的归家情感与自然的变化结合在一起。开篇“折柳期春春便归”,即刻营造出一种期待与离愁的氛围。柳树在春天发芽,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同时又暗示着离别的无奈。

“叮咛好与护柴扉”,诗人以叮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关心,情感真挚。这里的“护柴扉”不仅是对家的守护,也是对亲情的珍视。接下来的“东风怪我归鞍晚”,则带出一种无奈感,似乎春风也在责怪自己未能早归,象征着诗人对归家迟到的自责与惆怅。

最后一句“调拨杨花到处飞”,则描绘了春风将杨花四散飞扬的景象,暗示着离别的情绪无处不在,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亲情、故乡的深切思念,展现出诗人细腻而复杂的情感。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折柳期春春便归:在春天柳树发芽的时节,我即将归去,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归家的渴望。
    • 叮咛好与护柴扉:细心叮嘱家人要好好守护柴门,展示了对家庭的关心。
    • 东风怪我归鞍晚:春风在抱怨我回来得太晚,表现出诗人对归家的怅惘。
    • 调拨杨花到处飞:杨花随风飞舞,象征着离别的情感无处不在。
  2. 修辞手法

    • 拟人:东风被赋予了情感,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与节奏感。
  3.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归家的渴望,反映出离别的惆怅与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 :象征离别与思念。
  • :象征希望与生机。
  • 东风:象征着春天的温暖和人情的温暖。
  • 杨花:象征着离愁别绪,随风飘散,寓意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折柳”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迎接
    • B. 离别
    • C. 喜庆
    • D. 冬天
  2. 诗中提到的“东风”主要象征什么?

    • A. 冷风
    • B. 春天
    • C. 秋天
    • D. 暴风
  3. “叮咛好与护柴扉”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关心?

    • A. 朋友
    • B. 家人
    • C. 自己
    • D. 自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比较缪鉴的《怀归》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可以看到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切感悟,但《怀归》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而《登鹳雀楼》则展现了壮阔的景象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北窗 久病 堂中以大盆渍白莲花石菖蒲翛然无复暑意睡起 衰病 梦韩咎咎王季夷诸公 乡人或病予诗多道蜀中遨乐之盛适春日游镜湖 初夏幽居偶题 遣兴二首 其一 铜壶阁望月 张功甫许见访以诗坚其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誉望所归 包含砭的词语有哪些 荆棘载途 血字旁的字 鲜苞 凶疚 博施济众 髟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置结尾的成语 手快脚轻 中严 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豆字旁的字 歃血为盟 虎字头的字 新华书店 包含华的成语 水天一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