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将归山》

时间: 2025-05-07 07:27:25

诗句

野人惯去山中住,自到城来闷不胜。

宫树蝉声多却乐,

侯门月色少于灯。

饥来唯拟重餐药,归去还应只别僧。

闻道旧溪茆屋畔,春风新上数枝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7:25

原文展示:

将归山
野人惯去山中住,自到城来闷不胜。
宫树蝉声多却乐,侯门月色少于灯。
饥来唯拟重餐药,归去还应只别僧。
闻道旧溪茆屋畔,春风新上数枝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习惯于在山中生活的野人,来到城中却感到无比的烦闷。虽然宫中树木间蝉鸣声不断,听起来似乎很快乐,但侯门之下的月色却远不如灯光明亮。饥饿时,只想吃些药膳,回去后也只能向和尚告别。听说旧溪边的茅屋旁,春风中新长出几枝藤蔓。

注释:

  • 野人:在这里指的是习惯于在山中生活的人,表示与世隔绝的隐士。
  • 闷不胜:无法忍受的烦闷。
  • 宫树:指宫殿中的树木,常常被人精心照料。
  • 侯门:指大官人家,暗指封建权贵之家。
  • 饥来:饥饿时。
  • 重餐药:指的是滋补的食物,药膳。
  • 归去:回家的意思。
  • 茆屋:用茅草搭建的房屋。
  • 春风新上:春天的风中新长出的枝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字仲明,唐代诗人,生于约公元780年,去世于约公元846年。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尤其擅长描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他的作品多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自然的情怀。

创作背景:

《将归山》写于姚合隐居山林之际,往往反映了他对城市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的向往。诗中描绘了在城市生活的孤独感,体现了他对田园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将归山》是一首描写隐士心境的诗作,通过对比城市与山中的生活,深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城市生活的厌倦。诗的开头以“野人惯去山中住”点明了诗人的身份,接着描述了他来到城市后无聊的心情。通过“宫树蝉声多却乐”,可以看出身处繁华却感到孤独的心境,似乎蝉声的快乐与内心的烦闷形成鲜明对比。诗中“侯门月色少于灯”的描写,暗示了城市的繁华却缺乏温暖的情感,突显出“月色”的清冷与“灯”的温暖之间的差距。

在饥饿时,作者只想吃些药膳,显示出他宁愿回归自然,远离浮华的生活。最后一联“闻道旧溪茆屋畔,春风新上数枝藤”,则是对归隐生活的美好向往,暗示了在山中生活的简单与纯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都市生活的不满,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人惯去山中住:野人习惯在山中生活,表明对自然生活的熟悉。
  2. 自到城来闷不胜:来到城市后,却感到无比的烦闷,反映出城市生活的压抑。
  3. 宫树蝉声多却乐:虽然宫中树木间蝉鸣声多,似乎很快乐,但实际上并不能让人感到愉悦。
  4. 侯门月色少于灯:侯门之下的月色,清冷而少于暖光,表现出城市生活的孤独感。
  5. 饥来唯拟重餐药:饥饿时只想吃些药膳,体现出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6. 归去还应只别僧:回去后也只能向和尚告别,暗示与世隔绝的生活。
  7. 闻道旧溪茆屋畔:听说旧溪边的茅屋旁,表明对往昔的怀念。
  8. 春风新上数枝藤:春风中新长出几枝藤蔓,象征生命的复苏与自然的美好。

修辞手法:

  • 对比:城市生活与山中生活的对比,突出主题。
  • 意象:使用“蝉声”、“月色”、“藤”等自然意象,营造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拟人:让春风与藤蔓有生命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隐士对城市生活的厌倦与对简单田园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唐代士人对个人理想与自然和谐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野人:象征隐逸与自由。
  2. 宫树:象征繁华与虚华。
  3. 侯门:象征权贵与压抑。
  4. 月色:象征孤独与清冷。
  5. 春风:象征生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野人惯去山中住”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习惯?

    • A. 爱好城市生活
    • B. 喜欢隐居山中
    • C. 对自然无感
    • D. 渴望名利
    •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侯门月色少于灯”意味着什么?

    • A. 城市生活温暖如春
    • B. 城市生活孤独冷清
    • C. 自然生活快乐无比
    • D. 月色比灯光明亮
    • 答案:B
  3. 在诗中,春风和藤蔓的意象代表了什么?

    • A. 冷清的城市生活
    • B. 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C. 过去的美好时光
    • D. 隐士的孤独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现隐逸生活,但更加注重山水的描绘,情感更为细腻。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反映对孤独的思考,但更强调个人的豪情与放纵,风格更为奔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姚合诗选》

相关查询

春日田园杂兴 云岫山漫兴 登金陵报恩塔 陆宣公故宅 访褚敏元不遇 泛舟遇雨 夜临湖上 会宁道中别姜惟清主事 柬马都指挥 池上秋海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荒忙 穴宝盖的字 查头鳊 朗朗乾坤 丢人现眼 韦字旁的字 包含慈的词语有哪些 長字旁的字 包含只的词语有哪些 祸福与共 木字旁的字 弓厢 丶字旁的字 并无二致 巷尾街头 泐失 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赐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