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8:21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
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
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闲卧销长日,亲朋笑我疏。
诗篇随分有,人事度年无。
情性僻难改,愁怀酒为除。
谁能思此计,空备满床书。
白日逍遥过,看山复绕池。
展书寻古事,翻卷改新诗。
赊酒风前酌,留僧竹里棋。
同人笑相问,羡我足闲时。
好景时牵目,茅斋兴有馀。
远山经雨后,庭树得秋初。
道侣怜栽药,高人笑养鱼。
优游随本性,甘被弃慵疏。
永日厨烟绝,何曾暂废吟。
闲时随思缉,小酒恣情斟。
看月嫌松密,垂纶爱水深。
世间多少事,无事可关心。
一生能几日,愁恨也无端。
遇酒酕醄饮,逢花烂熳看。
青云非失路,白发未相干。
以此多携解,将心但自宽。
万事徒纷扰,难关枕上身。
朗吟销白日,沈醉度青春。
演步怜山近,闲眠厌客频。
市朝曾不到,长免满衣尘。
野性多疏惰,幽栖更称情。
独行看影笑,闲坐弄琴声。
懒拜腰肢硬,慵趋礼乐生。
业文随日遣,不是为求名。
生计甘寥落,高名愧自由。
惯无身外事,不信世间愁。
好酒盈杯酌,闲诗任笔酬。
凉风从入户,云水更宜秋。
拙直难和洽,从人笑掩关。
不能行户外,宁解走尘间。
被酒长酣思,无愁可上颜。
何言归去事,著处是青山。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8:21
闲居遣怀十首
作者:姚合 〔唐代〕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
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
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闲卧销长日,亲朋笑我疏。
诗篇随分有,人事度年无。
情性僻难改,愁怀酒为除。
谁能思此计,空备满床书。
白日逍遥过,看山复绕池。
展书寻古事,翻卷改新诗。
赊酒风前酌,留僧竹里棋。
同人笑相问,羡我足闲时。
好景时牵目,茅斋兴有馀。
远山经雨后,庭树得秋初。
道侣怜栽药,高人笑养鱼。
优游随本性,甘被弃慵疏。
永日厨烟绝,何曾暂废吟。
闲时随思缉,小酒恣情斟。
看月嫌松密,垂纶爱水深。
世间多少事,无事可关心。
一生能几日,愁恨也无端。
遇酒酕醄饮,逢花烂熳看。
青云非失路,白发未相干。
以此多携解,将心但自宽。
万事徒纷扰,难关枕上身。
朗吟销白日,沈醉度青春。
演步怜山近,闲眠厌客频。
市朝曾不到,长免满衣尘。
野性多疏惰,幽栖更称情。
独行看影笑,闲坐弄琴声。
懒拜腰肢硬,慵趋礼乐生。
业文随日遣,不是为求名。
生计甘寥落,高名愧自由。
惯无身外事,不信世间愁。
好酒盈杯酌,闲诗任笔酬。
凉风从入户,云水更宜秋。
拙直难和洽,从人笑掩关。
不能行户外,宁解走尘间。
被酒长酣思,无愁可上颜。
何言归去事,著处是青山。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淡然。诗的开头写到自己没有繁琐的劳作,推开门就能享受悠闲的生活,听着松树间的白鹤鸣叫,手持拐杖遥望秋天的山景。池塘里的浮萍绿意盎然,地上的苔藓斑驳陆离,不必担心车马来访,何必大费周章去清扫庭院。
接着,诗人提到闲卧在家,时间悄然而逝,朋友们笑谈他疏于交往。诗篇的创作随缘而生,世俗的人事早已淡忘。情感深处的愁苦难以改变,只有借酒来消愁。谁能想到这种心境,书房里满满的书籍又有什么用呢?
白天在悠闲中度过,观赏山水,翻阅书籍,品味新旧诗篇。与友人一同饮酒,围坐下棋,大家都羡慕他如此闲适的时光。美好的景色时常吸引他的目光,茅草屋中充满了余兴。雨后的远山,院子里的秋树,朋友们关心他种药,隐士们则嘲笑他养鱼。诗人随性而活,甘愿被闲散的生活所遗弃。
他认为,漫长的日子里,烟火气息已消失,吟诗的时光从未间断。闲时思绪随意,畅饮小酒。看月亮时觉得松树太密,垂钓时却爱上水的深邃。人世间的琐事让他毫无牵挂,人生能有几日,烦恼又何须无端?与酒相遇,欣赏花开,青云之路并非失去,白发与他无关。
他以此来释怀,心中只需放宽。万事纷扰,不过是身边的麻烦。朗朗吟诗消磨白天,醉意中度过青春。游步间眷恋山景,闲眠中厌倦客人来访。未曾踏足市朝,衣衫常免尘埃。野性使他懒散,隐居更符合他的情趣。独自看影而笑,闲坐弹琴声。
他懒得拜访,礼乐也不在心间。写作随日而遣,并非为了名声。生活甘愿寥落,高名让他感到羞愧。习惯于不关心外事,世间的烦恼他不信。好酒满杯,任诗随意书写。凉风从窗户吹入,云水更加适合秋天。
他笨拙而直率,难以与人和谐,别人的嘲笑他不在意。不能走出户外,他宁愿在尘世中游走。酒酣思绪长久,无忧无愁在脸上。无须谈论归去的事,所处之地便是青山。
姚合,字景明,号懋之,唐代诗人,生于公元约780年,卒于约846年。他以诗词见长,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反映了当时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该诗写作于唐代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背景下,诗人因感到生活无忧,借此抒发内心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淡漠。
《闲居遣怀十首》是一首充满闲适气息的作品,诗人在诗中以自然为背景,描绘了一个人远离尘世纷扰,享受自由闲适生活的场景。全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姚合通过“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强调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诗人在闲暇时光中,听着自然的声音,望着山水,宁静而清新。他对茶酒的享受、对友人的交往,表现出一种高远的志趣与心态。特别是在“情性僻难改,愁怀酒为除”一句中,诗人自觉无法摆脱内心的愁苦,借酒消愁的方式映射出一种无奈与沉思。
整首诗所传达的思想是对世俗生活的淡漠和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诗人在追寻闲适生活的同时,也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最后,诗人通过“何言归去事,著处是青山”一句,将归隐生活的理想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现了他对人生真谛的领悟与追求。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对浮躁世俗的淡漠。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自由、不受拘束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唐代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选择题:诗中“身外无徭役”的意思是:
A. 工作繁重
B. 没有繁忙的工作
C. 有很多人来访
填空题:诗中提到“倚松听唳鹤”,表现了诗人对____的向往。
判断题:诗人通过酒来消愁的态度是积极的。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