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2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24:16
雪映清流,望中了了长淮树。
雁声随橹,重到江南路。
寂寞空台,尚有鱼竿否?
孤城暮,水寒风冱,早挂轻帆去。
雪映照着清澈的河流,远望清晰可见长淮的树木。
雁鸣伴随着橹声,重回江南的路途。
寂寞的空台上,还有鱼竿吗?
落日的孤城,水寒风冷,早已挂起轻帆出发。
长淮:在古代文学中,长淮常用来象征南方的美丽与富饶,描绘着江南的秀丽风光和温润气候。
江南:代表着中国南方的文化与风景,诗中描绘的情景与江南的自然景色相得益彰。
项鸿祚,清代诗人,生于1730年,卒于1782年。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摹山水人情,作品多描写江南的风光和人文情怀。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游历江南之时,心中充满对江南美丽景色的赞美与思念。通过诗句,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自然的热爱。
项鸿祚的《点绛唇八首 其七》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感情紧密相连。诗的开头“雪映清流”,用雪的洁白与水的清澈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空灵的意境。接着“望中了了长淮树”,更是通过远望,将远近结合,让人感受到空间的延展与景色的层次感。
“雁声随橹,重到江南路”,此句通过声音的描写,带来一种动感,仿佛能听见大雁的鸣叫与船桨的划水声,生动呈现出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接下来的“寂寞空台,尚有鱼竿否”,则流露出一丝孤独感,诗人似乎在追忆往昔的渔家生活,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最后两句“孤城暮,水寒风冱,早挂轻帆去”,以孤城的傍晚为背景,描绘出一种冷清的氛围,水冷风寒,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然而,“早挂轻帆去”又让人感受到一种向往与期待,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对未来旅途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令人感受到一种深邃而悠远的思绪。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的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出一种清新、孤独却又充满希望的情感基调。
诗中“雪映清流”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A. 寒冷 B. 温暖 C. 纯净 D. 忧伤
“重到江南路”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 A. 对北方的思念 B. 对故乡的眷恋 C. 对工作的向往 D. 对旅行的厌倦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激昂 B. 忧郁 C. 清新 D. 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