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3:17
一种羁情,巴山可似秦淮夜。艳春初谢。桃李翻盈把。十斛明珠,未抵连城价。欢游罢。酒阑香灺。谁共西窗话。
一种忧愁的情感,就像巴山的夜晚,仿佛秦淮河边的情景。美好的春天刚刚逝去,桃花和李花的香气满溢。十斛明珠,仍然比不上那座城的价值。游玩结束,酒席也散了,香气依旧弥漫。此时又有谁能在西窗下与我畅谈呢?
汪东,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诗风常常流露出对时局的感慨,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描绘,尤其擅长抒发细腻的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色。
这首词写于汪东晚年,时值朋友相聚,感慨万千。诗中表达了对往日友情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惆怅,反映了他在岁月变迁中的无奈与思考。
《点绛唇》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在与友人欢聚时的复杂心情。开篇的“羁情”引出主题,诗人以巴山和秦淮夜景作比,表达了对故乡和往昔的思念。这里,巴山的静谧与秦淮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既有乡愁之感,也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艳春初谢”则传达出对春天流逝的惋惜,仿佛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桃李翻盈把”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也象征着青春的消逝。此处的意象让人联想到美好而易逝的青春,令人感到深深的惆怅。
“十斛明珠,未抵连城价”,表现了人们在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对比,虽然物质珍贵,却无法抵挡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孤独。结尾的“谁共西窗话”,更是将孤独与渴望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孤独的美感。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在美好时光与孤独感之间的挣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流逝与人与人之间的孤独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友谊的渴望,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具有深刻的社会和人文内涵。
“羁情”在诗中主要指什么?
“十斛明珠”用来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西窗”有什么象征意义?
对比汪东的《点绛唇》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孤独与思乡之情,但汪东更侧重于人际关系的惆怅,而李白则多了一份洒脱与自得,显示出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