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5:53
西江月 其七
作者: 萧廷之 〔宋代〕
一二复临养火,兔鸡沐浴潜藏。
分明变化在中央。结就玄珠片饷。
还返归根托体,守城抱一堤防。
黄庭来往是寻常。恍惚之中纵放。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中的变化与存在。诗人观察到兔子和鸡在宁静的环境中安静栖息,反映了自然的和谐。变幻的事物在诗中展现出一种深邃的联系,仿佛在揭示宇宙的奥秘和生命的真谛。诗人强调了回归本源的重要性,力求在纷扰的世俗中找到心灵的安宁,表达了对内心自我保护的渴望。同时,黄庭的出入也显得十分平常,似乎是在暗示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黄庭”常用来指代道教文化,代表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的生活方式。
萧廷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关注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常透出道家的哲学思想。
此诗的创作可能与作者的生活境遇及对自然的观察有关,反映了他对生命、自然与自我的思考。
《西江月 其七》是一首融汇了道家思想与自然观察的诗作。诗中通过兔子和鸡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自然状态。诗人以“复临养火”开篇,似乎在表达对内心热情的重视,强调生命的活力。接着,兔子和鸡的沐浴与潜藏,象征着生物在自然中的隐秘与安静,反映了自然界中的和谐共处。
“分明变化在中央”一句,揭示了宇宙万物的变化与恒常,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观察的智慧。诗人通过“结就玄珠片饷”,隐喻智慧的结晶与人生的真谛,体现了一种对深刻哲理的追求。
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提到“还返归根托体”,表达了回归本源的渴望,强调在纷扰中保持内心的安宁与自我保护。最后“黄庭来往是寻常”,则道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使整首诗在哲理与情感的交融中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和谐与变化,表达了对内心宁静与智慧的渴望,体现了道家哲学的深刻内涵。
“一二复临养火”中的“养火”指的是什么?
A. 生活
B. 热情
C. 火灾
D. 灯光
“兔鸡沐浴潜藏”中的兔子和鸡象征什么?
A. 安宁与和谐
B. 争斗与竞争
C. 仇恨与敌意
D. 繁荣与富贵
诗中提到的“黄庭”是指什么?
A. 诗人的家
B. 道教经典
C. 自然界
D. 个人理想
答案:1-B,2-A,3-B
对比萧廷之的《西江月 其七》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均探讨了自然与内心的关系,李白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而萧廷之则更关注于生命的本源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