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2:52
好事近
作者: 琴操 〔宋代〕
箫鼓却微寒,犹是芳菲时节。
分付塞鸿归后,胜一钩寒月。
双垂锦幄谢残枝,馀香恋衣结。
又被鸟声呼醒,似征鞍催发。
这首词描绘了在微寒的夜晚,尽管春天的气息依旧存在,诗人却感到一种淡淡的失落。鸿雁在北归的季节时,诗人觉得这种归去的情景比夜空中的一弯寒月更让人感到惆怅。双垂的华丽帐幔在残枝上显得格外凋零,衣服上还残留着那缠绵的芳香。又被鸟儿的啼鸣唤醒,仿佛是在催促着自己出征的马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琴操,生于宋代,其诗词多描绘个人情感及自然景色,风格细腻,善于用意象表达内心的情感波动。
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春季时节,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即将离去的惆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好事近》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通过对春天的细腻描写,琴操将春天的美与即将到来的孤独相对比,呈现出一种悲伤而又美好的情绪。词的开头“箫鼓却微寒,犹是芳菲时节”引入了一个清冷的环境,尽管春天的美好依旧存在,但诗人感受到的却是微寒的孤独,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词更具深意。
接下来的“分付塞鸿归后,胜一钩寒月”中,诗人用鸿雁的归去来比喻离别的痛苦,流露出对离别的无奈与惆怅。而“双垂锦幄谢残枝,馀香恋衣结”则通过对华丽帐幔与残枝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衣服上所留的香气更是对那一段时光的追忆。
最后一句“又被鸟声呼醒,似征鞍催发”将诗人从思绪中拉回现实,鸟声的啼鸣不仅是自然的呼唤,更像是一种催促,暗示着即将到来的离别和新的征程。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无常,令人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现了对美好过往的留恋与对未来离别的无奈,展现了生命的短暂与时间的流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箫鼓却微寒”中“微寒”指的是什么样的情感?
“分付塞鸿归后”中“塞鸿”指的是:
整首词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