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5:52
原文展示:
赠麻衣僧 陈继儒 〔明代〕 熟睡孤峰最上台,雪深埋却醉形骸。 一枝竹杖虽然瘦,曾解山中斗虎来。
白话文翻译:
在孤峰的最高处熟睡,深厚的雪埋住了醉后的身躯。 虽然手中的竹杖细瘦,却曾在山中与猛虎搏斗。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继儒(约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江苏吴江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赠予一位麻衣僧,表达了对僧人高洁品格和勇敢精神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陈继儒在游历或隐居时,遇到一位穿着简朴的僧人,被其超脱世俗、勇敢无畏的精神所感动,因而创作此诗以表达敬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僧人在孤峰上熟睡,雪深埋却醉形骸的景象,展现了僧人超脱世俗、不受外界干扰的境界。后两句通过“一枝竹杖虽然瘦,曾解山中斗虎来”的描述,突出了僧人的勇敢和无畏,即使身形瘦弱,也有过与猛虎搏斗的经历,体现了其内在的力量和坚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僧人形象的刻画,传达了对高洁品格和勇敢精神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僧人形象的刻画,传达了对高洁品格和勇敢精神的赞美,体现了作者对超脱世俗、勇敢无畏的人生态度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熟睡孤峰最上台”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僧人在孤峰上熟睡 B. 僧人在雪中熟睡 C. 僧人在山中熟睡 答案:A
“一枝竹杖虽然瘦”中的“瘦”指的是什么? A. 竹杖细长 B. 僧人瘦弱 C. 山峰瘦削 答案:A
诗中“曾解山中斗虎来”表达了什么? A. 僧人曾经与虎搏斗 B. 僧人曾经解救过与虎搏斗的人 C. 僧人曾经在山中斗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