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5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58:26
君不见蕣华不终朝。
须臾淹冉零落销。
盛年妖艳浮华辈。
不久亦当诣冢头。
一去无还期。
千秋万岁无音词。
孤魂茕茕空陇间。
独魄徘徊绕坟基。
但闻风声野鸟吟。
岂忆平生盛年时。
为此令人多悲悒。
君当纵意自熙怡。
你难道没有看到,鲜花不会开一整天吗?
转瞬即逝,便会凋零消逝。
盛年时的容颜如花的妖艳,
不久也会走向坟墓。
一去无归期,
千秋万岁再无音信。
孤魂漂泊在荒原上,
独自徘徊在坟墓周围。
只听见风声和野鸟的吟唱,
怎能回忆起往日的盛年时光?
这一切令人感到无比悲伤。
你应当放纵自己的情绪,尽情享受生活的愉悦。
鲍照(约 417年-466年),字明之,号少白,南朝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才情和文采著称。他的诗风豪放,常常反映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作于鲍照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个人境遇不佳。诗中表达了对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逝去时光的哀叹。
《拟行路难十八首》中的第十首诗,展现了鲍照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君不见蕣华不终朝”引入,直接点明了青春之花的短暂,鲜花虽美,但终究难以抵挡时间的流逝。这种对时间的认识,令人感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接着,诗人以“盛年妖艳浮华辈”点出了盛年时的浮华与妖艳,暗示着美丽和繁华并不持久。
“千秋万岁无音词”,反映出一种对未来的无奈和绝望。人一旦离去,便再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这使得诗中充满了孤独与悲伤的情绪。最后,诗人提出“君当纵意自熙怡”,似乎是在劝解自己,也是在劝解他人,要珍惜当下,放纵自己的情感,尽情享受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比年轻时的美丽与老去后的孤独,深刻揭示了人生的苦涩与无常。鲍照的用词简洁而富有力量,情感真挚,令人难以忘怀。
全诗围绕“人生无常”展开,强调应珍惜当下,表达了对青春短暂与死亡的深刻思考,带有浓厚的悲伤情绪。
选择题:诗中提及的“蕣华”指的是:
A. 大树
B. 鲜花
C. 夕阳
D. 河流
答案:B
填空题:诗中提到“盛年妖艳浮华辈”,表达了对____的感慨。
答案:青春短暂
判断题:诗中“千秋万岁无音词”意指人一旦离去,便再也无法听到他们的声音。(对/错)
答案:对
鲍照的《拟行路难》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享受当下的价值。鲍照更注重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而李白则强调及时行乐,二者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