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0:55
作者: 方岳 〔宋代〕
黄茅惨惨天欲雨,老乌查查路幽阻。
田家止予且勿行,前有南山白额虎。
一母三足其名彪,两子从之力俱武。
西邻昨暮樵不归,欲觅残骸无处所。
日未昏黑深掩关,毛发为竖心悲酸,
客子岂知行路难。打门声急谁氏子,
束蕴乞火霜风寒。劝渠且宿不敢住,
袒而示我催租瘢。
呜呼李广不生周处死,负子渡河何日是。
黄茅丛生,天空阴云密布,似要下雨。老乌鸦在幽静的道路上呱呱叫。田家的人让我暂时不要出门,因为前面有南山的白额虎。一只母虎带着三只幼虎,名为彪,两只幼虎都很强壮。昨晚西边的樵夫没有回来,想要寻找他的残骸却无处可寻。天色未暗,黑暗已经笼罩,毛发竖起让我心中悲伤,客人岂能理解这行路的艰难。敲门声急促,不知是哪家的孩子,带着火把在寒风中乞求。劝他暂且留宿,我却不敢留下,袒露身体给我看催租的伤痕。唉,李广未生,周处已死,背着孩子渡河的日子何时才会到来?
作者介绍:方岳,字子云,号云溪,宋代诗人,以诗词见长,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作品多富有哲理性和现实关怀。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宋代,时值动乱与社会不安,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生活境遇,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焦虑和无奈。
《三虎行》以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存环境的无奈与哀伤。开篇描绘了黄茅与即将来临的雨,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接着提及白额虎的存在,使人感受到潜在的危险。诗中的“田家止予且勿行”展现了民众对自然和兽类的恐惧,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无力感。尤其是“昨暮樵不归,欲觅残骸无处所”一句,显现出人们在生存压力下的绝望与无助。最后两句通过李广与周处的典故,引发人们对历史人物的感慨,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切关注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存环境的恐惧与对命运的无奈,揭示了人们在自然与社会压力下的脆弱与挣扎。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
诗中“田家止予且勿行”意为?
诗中提到的“李广”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