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姚监丞斫脍》

时间: 2025-04-30 02:00:52

诗句

旋捣金虀剁玉葱,半盂膏酒洗冬烘。

吴中风物今犹尔,说与厨人宁舍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00:52

原文展示:

旋捣金虀剁玉葱,半盂膏酒洗冬烘。
吴中风物今犹尔,说与厨人宁舍熊。

白话文翻译:

捣碎金色的虾米,剁碎白色的葱。
用一半的酒膏来清洗冬天的烹饪。
如今吴地的风土人情依然如此,告诉厨师宁可舍弃熊肉。

注释:

字词注释:

  • 旋捣:迅速地捣碎。
  • 金虀:指的是颜色金黄的虾米。
  • 玉葱:指的是葱,形容其洁白如玉。
  • 膏酒:一种浓稠的酒,常用于烹饪。
  • 冬烘:指冬天的烹饪,可能指炖煮。
  • 吴中:指的是江苏一带,古时吴国所辖地。
  • 宁舍:宁愿舍弃。

典故解析:

“吴中风物”指代吴地的特色,强调地域文化的延续。熊肉作为一种美味,但在这里却被提及为可以舍弃的对象,反映了对烹饪材料的选择和对传统风俗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子华,号岳阳,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尤其喜欢描写美食和烹饪。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饮食文化逐渐丰富,方岳在诗中表现了对美食的热爱以及对吴地风物的感慨,反映了社会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的珍惜。

诗歌鉴赏:

方岳的《次韵姚监丞斫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烹饪的场景,同时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他以“金虀”和“玉葱”两种食材作为开篇,展现了吴地饮食的精致和风味,尤其是金虀的光泽与玉葱的洁白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美食的诱惑与丰富。此外,诗中提到的“膏酒”,不仅是烹饪的重要调料,更是对饮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尊重。诗人用“洗冬烘”表达了对冬季美食的热爱,似乎在诉说着冬日里的温暖与美好。

最后一句“说与厨人宁舍熊”,则是对传统饮食观念的反思,诗人认为即使是美味的熊肉,也不及那些代表地方特色的食材珍贵,反映了对地方文化的崇敬与对美食的独特理解。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绘美食的佳作,更是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在饮食文化上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旋捣金虀剁玉葱:描绘诗人正在忙于烹饪,动作迅速,体现了对美食制作的热情。
  • 半盂膏酒洗冬烘:用酒来调味,强调了烹饪的细致和技巧。
  • 吴中风物今犹尔:感叹吴地的美好风物依旧如昔,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
  • 说与厨人宁舍熊:传达了对地方特色食材的重视和对传统美食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金虀和玉葱的比喻突出食材的华美与精致。
  • 对仗:句子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烹饪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美食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是对吴地风物的深情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虀:象征着美味、珍贵的食材,反映了饮食文化的丰富。
  • 玉葱:象征着清新与洁净,代表了对食材的新鲜追求。
  • 膏酒:象征着烹饪技巧与文化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旋捣金虀剁玉葱”中的“金虀”指的是什么? A) 鱼
    B) 虾米
    C) 猪肉

  2. 诗中提到的“吴中风物”指的是哪个地区的特色? A) 山东
    B) 江苏
    C) 浙江

  3. 诗的最后一句“宁舍熊”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熊肉的喜爱
    B) 对地方特色食材的重视
    C) 对熊的保护

答案:

  1. B) 虾米
  2. B) 江苏
  3. B) 对地方特色食材的重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方岳 vs. 杜甫:方岳的诗更注重饮食与生活细节的描绘,而杜甫的作品多以社会现实与人情世故为主,反映了不同的生活视角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瑶华 朝中措(题陆桂山诗集) 塞翁吟·饯梅津除郎赴阙 烛影摇红·新月侵阶 玉烛新·花穿帘隙透 隔浦莲近(黄钟商泊长桥过重午) 青玉案·短亭芳草长亭柳 水龙吟(寿尹梅津) 梦芙蓉(赵昌芙容图,梅津所藏) 惜秋华(八日飞翼楼登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宸掖 豸字旁的字 退火 蒙太奇 走字旁的字 顾恺之 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借听于聋 纵开头的成语 隐居求志 寸字旁的字 得风便转 十字旁的字 提土旁的字 文人雅士 熊据虎跱 北郭先生 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