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0:55
无复花生拙笔头,一生长负剡藤羞。
过门尽是陈惊坐,得句今谁赵倚楼。
社友书来烦寄语,山翁鬓已不禁秋。
老干仙去吾宗冷,有继华星一字不。
我再也无法写出如花般美丽的诗句,终生都在对剡藤感到羞愧。
过门的地方,尽是那些常常让我惊讶的朋友们坐着;
如今能写出诗句的人,谁能比得上赵氏的倚楼?
社友来信让我烦恼不已,山中的老翁已是白发苍苍,难以抵挡秋风。
老干仙人已经去世,让我的宗派变得冷清,竟然连华星的字迹也不复存在。
作者介绍:方岳,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其诗作常常蕴含哲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方岳晚年,反映了他对自己创作能力的怀疑与对逝去友人的思念。诗中表达了对文人群体的怀旧之情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无奈与羞愧。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切入,展现了作者对自身创作能力的反思与对友人的思念。首句“无复花生拙笔头”便表明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的自我否定,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创作灵感的枯竭。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绘门前的朋友们,描绘出一种温馨而又略显孤独的场景,表现了作者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得句今谁赵倚楼”这一句,诗人以赵倚楼为标杆,表达了对当下诗人创作水平的失落与自愧不如。紧接着,社友的书信让他感到烦恼,显示出交往的复杂与人生的无常。老翁鬓边的白发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增添了诗的苍凉感。
最后两句则转向对已故友人的追忆,表达了对文学传承的惋惜,尤其“有继华星一字不”更是道出了对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失落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既有对个人创作的反思,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展现了方岳成熟而复杂的心理状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我反省为主线,表达了对创作能力的失落、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传承文化的惋惜,呈现出一种深沉而感伤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对自己创作的态度是怎样的?
诗中提到的“赵倚楼”指的是?
诗中“老干仙去吾宗冷”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方岳的这首诗,并加深对古诗词的欣赏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