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4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40:14
《和江秀才献花三首》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江公孤愤不宜秋,吟作秋虫到白头。
过我可为千日醉,从公难作百钱游。
全诗翻译:江公的孤独与愤懑在秋天显得格外不适,听他吟唱,秋虫也为之感到白头。与我比起来,他可以醉倒千日,而我却难以与他共享那百钱的游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师道,字君华,号石斋,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清新、自然、真挚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孤独的时期,反映出诗人对友人江公的同情和对生活的感慨。
这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开篇便以“江公孤愤不宜秋”点出主旨,传达出一种秋天的萧瑟感,映衬出江公的愤懑与孤独。在诗中,秋虫的鸣叫似乎也在为江公的情绪而感到悲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共鸣。
“过我可为千日醉,从公难作百钱游”则展现了诗人与江公之间的对比,前者的醉生梦死与后者的经济拮据形成鲜明对照。这不仅是对两种生活方式的思考,也是对友情的深刻理解。诗人虽愿意与友人共醉,却因现实的差距而感到无奈,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也启示我们反思当下的生活状态与内心的渴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江公情感状态的描绘,探讨了孤独与愤懑的深层次原因,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江公的心情在秋天如何表现?
诗人愿意与江公共享什么?
“秋虫到白头”意在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陈师道的这首诗都表现了孤独的情感,但李白更倾向于通过酒来寻找自由与快乐,而陈师道则强调了现实的压迫感与无奈。两者在处理孤独的方式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的情感表达。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