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5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7:13
秋夜不寐 其十九
气节文章世两难,真宜才子作言官。
时英争睹囊中草,大吏犹钦柱后冠。
按晋河山殊借色,趋朝霜雪正生寒。
共知足副澄清志,不忝鸣阳一凤看。
全诗翻译:
在这个世界上,气节与文章常常是两难的选择,真正的才子应该成为言官。时下的英才争相展现自己的才能,而大官们却依然钦佩那些能在权力背后出头的人。从晋国的河山来看,情况与往日不同,朝廷之中,霜雪般的寒气正弥漫。大家都知道,满足于清澈的志向,不会辜负那只鸣叫的阳凤的期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孙传庭,明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笔和对社会的关注而闻名。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
创作背景:
《秋夜不寐 其十九》创作于明代中期,正值士人面临政治腐败与自身理想的困境之时,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与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社会政治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开头两句直指气节与文章的两难,表现出士人在政治中面临的困境。接下来的内容则通过对比,描绘了当时英才的竞争与大官们的权力游戏,暗示出一种无奈与无力感。尤其是“趋朝霜雪正生寒”一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朝政的冷漠与无情,令人感受到一种凛冽的寒意。
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坚定的理想,表明他虽然身处于困境之中,但依然愿意坚守自己的志向,不愿辜负那一声声鸣叫的阳凤。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现状的清醒认识,也有对理想的坚持,体现了传统士人的高尚情操和理想主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理想的坚持与对社会现实的清醒认知,体现了诗人对政治的关心与对自身价值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言官”指的是?
诗人用“霜雪”比喻什么?
“鸣阳一凤”象征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与孙传庭的《秋夜不寐 其十九》都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前者更显豪放与洒脱,而后者则更具沉郁与思索,展现了不同的个体情感与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