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秀州秋日》

时间: 2025-04-28 00:33:02

诗句

草满池塘霜送梅,林疏野色近楼台。

天围故越侵云尽,潮上孤城带月回。

客梦冷随风叶断,愁心低逐雁声来。

流午又喜经重九,可意黄花是处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33:02

原文展示:

草满池塘霜送梅,林疏野色近楼台。
天围故越侵云尽,潮上孤城带月回。
客梦冷随风叶断,愁心低逐雁声来。
流午又喜经重九,可意黄花是处开。

白话文翻译:

草丛满布在池塘,霜降后梅花送来清香,树林稀疏,野色映衬着楼台。
天空中,故国的越地云彩渐渐消散,潮水涌来,孤城在月光下回旋。
我的梦在冷风中随着落叶而断,忧愁的心情低沉地追随鸿雁的叫声而来。
时光流逝,又恰逢重阳节,黄花在此时正开得正好。

注释:

  • 草满池塘:池塘边长满了草,描绘出秋天的景象。
  • 霜送梅:指秋天的霜降带来了梅花的香气,象征着季节的变化。
  • 林疏野色:树林稀疏,野外的颜色和景象近在眼前。
  • 故越:指的是古越国,沈括身为宋代人,怀念故国的情感。
  • 潮上孤城:潮水涌来,孤独的城市在潮水中显得更加孤立。
  • 客梦冷随风叶断:客居他乡,梦境在寒风中随落叶而断,表现了游子的孤独与失落。
  • 愁心低逐雁声来:忧愁的心情像随风而来的鸿雁声一样低沉。
  • 重九:指的是重阳节,象征着长寿和对老年的尊重。
  • 黄花是处开:在这个时节,菊花开得正好,象征着生命的韧性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号存中,北宋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其在科学、技术、文学等方面都有杰出贡献,尤其在天文学、地理学、物理学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创作背景:

沈括的《秀州秋日》写于他晚年时期,反映出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诗歌鉴赏:

《秀州秋日》以其清新的景象和深邃的情感吸引了无数读者。全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池塘、霜降的梅花、孤城的月色等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百态的感慨。诗中以“草满池塘霜送梅”开篇,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清冷的秋日画卷,既有自然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客梦冷随风叶断,愁心低逐雁声来”则将这种孤独情绪进一步深化,诗人将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描绘出游子在异乡的无奈与思念。鸿雁声声传来,仿佛在诉说着他对故乡的眷恋。最后两句提到重阳节和黄花,既是对生命的庆祝,也是对过去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整首诗在意境上浑然一体,情感上深沉细腻,展现了沈括卓越的诗歌才华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草满池塘霜送梅:描绘秋日美景,草丛与霜降梅花交相辉映。
  2. 林疏野色近楼台:树林稀疏,野外的景色近在眼前,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3. 天围故越侵云尽:对故国的思念,天空中故国的云彩逐渐消散。
  4. 潮上孤城带月回:潮水上涌,孤城在月光下显得更为孤独。
  5. 客梦冷随风叶断:游子在异乡的梦境被寒风和落叶所打断,表达了孤独无奈。
  6. 愁心低逐雁声来:愁苦的心情伴随鸿雁的啼鸣,渗透出浓浓的思乡情。
  7. 流午又喜经重九:时光流逝,重阳节的到来带来一丝喜悦。
  8. 可意黄花是处开:黄花在重阳节时盛开,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客梦比作随风而来的落叶,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将孤城与月光相结合,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韧性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智慧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的繁茂与自然的宁静。
  • :代表严寒,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更迭。
  • :象征坚韧与希望,常与清雅的情感相联系。
  • 孤城:象征孤独与思念,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 雁声:象征游子的思乡情,表达对故乡的牵挂。
  • 黄花:象征生命的美好与节日的庆祝,传达出对生命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重九”节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2. 诗中“草满池塘霜送梅”所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思乡与孤独
    C. 愤怒

答案:

  1. B. 重阳节
  2. C. 秋季
  3. B. 思乡与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古》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怀古》:同样表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更侧重于豪情与壮阔的景象。
  • 《春望》:杜甫则更加强调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情感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沈括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是日自磻溪将往阳平憩于麻田青峰寺之下院翠 仆曩于长安陈汉卿家见吴道子画佛碎烂可惜其 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引 其七 荷叶 将往终南和子由见寄 润州甘露寺弹筝 村醪二尊献张平阳 其二 入峡 和陶影答形 寒食与器之游南塔寺寂照堂 次韵田国博部夫南京见寄二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惨的成语 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劈劈拍拍 茨藿 包含虚的词语有哪些 以直抱怨 气竭声嘶 单人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望梅阁老 行字旁的字 负嵎依险 索然俱散 扬清激浊 知足不殆 门字框的字 攴字旁的字 删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