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2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21:45
原文展示:
碧山丛丛遮塔晖,苍崖万丈涵苍漪。
西风隔江动高树,山前过帆如鸟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青翠的山峦层层叠叠,遮蔽了塔楼的光辉;高耸的苍崖深邃无比,映照着江水的波光。西风轻拂,江水荡漾,树木随风摇摆;远处山前的帆船,仿佛像飞鸟一样掠过。
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高树”、“帆”、“飞鸟”等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表达自然的和谐美以及人生的逍遥自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孟子,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在科学、哲学等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尤其以《梦溪笔谈》闻名,展现了其深厚的学识和广泛的兴趣。
创作背景:沈括在其仕途与学术生涯中,常游历于山水之间,深受自然之美的启发,这首诗正是他在游览慈姥矶时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深刻观察与感受。开篇描绘了青山的层叠和高耸的崖壁,塑造出一种巍峨壮丽的画面。诗句中的“遮塔晖”不仅表现了山的雄伟,也暗示了人类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接着,诗人通过“西风隔江”描绘了秋天的气息,风吹动的树木和帆船则增添了画面的动感,表现了自然的活力和生命的流动。最后,使用“如鸟飞”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船只的轻盈与自由,传达出一种酣畅淋漓的心境。
整首诗语句简练,寓意深远,展现了沈括善于观察自然、感受生活的诗人特质,体现了宋代诗歌的典雅风格和对自然的崇敬。通过这首诗,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令人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碧山丛丛遮塔晖”中的“塔晖”指的是什么?
“如鸟飞”这一比喻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诗中提到的“西风”代表了什么季节?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