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5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55:36
白社双林去,高轩二妙来。
排门冲鸟雀,挥壁带尘埃。
不惮除堂费,深愁载酒回。
功名付公等,归路在蓬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离开了白社(即白社寺)和双林的场景,迎来了高轩和二妙(可能是指高洁的友人或高雅的风采)。他推开门,看到鸟雀飞翔,墙壁上沾满了尘埃。他不怕花费去清除堂屋的杂物,心中却深感忧愁,带着酒回去。功名利禄都交给了他人,归家的路在遥远的蓬莱仙境。
陈师道(生卒年不详),宋代著名诗人,字仲明,号退庵,晚号以文。生于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此诗作于陈师道晚年,可能是在他经历了仕途的失意后,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的心境。诗中所表达的理想归宿和对功名的淡泊,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普遍心理。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开篇即以“白社双林去,高轩二妙来”展现出了一种清新的自然气息,诗人似乎在追寻一种高雅的境界。接着“排门冲鸟雀,挥壁带尘埃”描写了诗人推门而入,面对鸟雀飞舞、墙壁上积满尘埃的情景,暗示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对世俗烦恼的疏离。
“不惮除堂费,深愁载酒回”,诗人虽然不在乎物质的花费,但内心却充满忧愁,这种矛盾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他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最后一句“功名付公等,归路在蓬莱”更是直白地表达了他对功名的淡泊以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蓬莱仙境象征着他心中的理想归宿,正是对世俗功名的超脱与放下。
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内心感受交织在一起,展现了陈师道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超脱,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淡泊和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了对人生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白社双林去”中的“白社”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家
B) 一个寺庙
C) 一片树林
D) 一座山
诗中提到的“功名付公等”意指什么?
A) 诗人追求功名
B) 将名利交给他人
C) 诗人放弃所有
D) 诗人渴望名利
“归路在蓬莱”中的“蓬莱”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的归宿
C) 乡愁
D) 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