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4:32
瑶坛暮雪尽,月出禁门西。
地静鸣珂碎,沙寒簇仗低。
台官移斗柄,卫士扫云梯。
遥识龙文气,争传法驾齐。
瑶坛上的雪已经融化,月亮从禁门的西边升起。
大地宁静,只有珂声轻轻碎响,寒沙低垂着兵器。
台上的官员移动着天平,卫士们在清扫云梯。
远远看见龙的气象,争相传达皇上的驾临。
李梦阳(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擅长诗歌,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他的诗风清丽,常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西天门候祀》创作于明代,正值皇权盛世,诗人通过描写祭祀场景,表达对皇权的敬仰与对国家安定的向往。
《西天门候祀》通过描绘一个傍晚的祭祀场景,展现了明代宫廷的庄严与肃穆。开篇的“瑶坛暮雪尽”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的到来。随着月亮的升起,整个场景被赋予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气氛。“地静鸣珂碎”更是通过细腻的声音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这个神圣的时刻。
中间两联描写台官与卫士的动作,展现了祭祀的秩序与严谨,体现了古代社会对礼仪的重视。最后一句“遥识龙文气”,不仅指出了皇帝的到来,也表达了人们对皇权的期盼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既展现了祭祀的庄重感,又传递了诗人对国家和皇权的崇敬之情,展现了李梦阳作为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与艺术表现力。
整首诗歌通过描写祭祀的场景,体现了对皇权的尊重与对国家安宁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文化的追求。
诗中“瑶坛暮雪尽”中的“瑶坛”指什么?
“龙文气”象征什么?
诗中的“卫士扫云梯”主要表现了什么?
《春望》与《西天门候祀》同样表达对国家的担忧与期盼,但前者更侧重于对战乱的痛苦,后者则体现了对皇权的崇敬与祭祀的庄重。
此内容为《西天门候祀》的全面解读,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诗意与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