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2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23:34
江南仲秋天,驔鼻大如船。雷是樟亭浪,苔为界石钱。
江南的仲秋时节,江水波涛汹涌,水面宽广得像船一样。雷声如同樟亭的浪潮,苔藓则像界石上的钱币。
“驔鼻”与“樟亭”均反映了江南的自然生态,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描绘出仲秋时节江南特有的风景与气候,展现出对故乡的深情。
沈仲昌,唐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他生活在一个繁荣的时代,社会文化氛围浓厚,诗歌创作受到广泛推崇。
这首诗创作于仲秋,正是江南最美的季节,诗人可能在此时游历江南,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抒发内心的感慨与思绪。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江南仲秋的独特景象,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厚情感。第一句“江南仲秋天”开篇直入主题,简单明了地指明了时间和地点。接下来的“驔鼻大如船”则利用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水面波浪汹涌的景象,给人以视觉冲击。第三句“雷是樟亭浪”通过将雷声与浪潮相比较,生动地传达出秋天时江南特有的气候特点,雷声不仅是自然现象,也是诗人心中激荡情感的象征。最后一句“苔为界石钱”,则通过细腻的比喻,将苔藓比作钱币,不仅描绘了湿润环境中的生机,也似乎暗示着对财富的隐含思考,富有哲理。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江南的秋天既美丽又充满生机的特点,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仲秋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赞美。
诗中的“仲秋”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雷是樟亭浪”中的“樟亭”可能指什么?
a) 一种树
b) 一种花
c) 一种动物
d) 一种鸟
“苔为界石钱”中的“苔”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草
c) 苔藓
d) 一种树
答案: 1. c 2. a 3. c
与杜甫《春望》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沈仲昌更侧重于江南的水乡景象,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社会动荡背景下的忧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