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0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8:07
抵死仇纨裤,谋生去井疆。
或能辞顑颔,直可阅炎凉。
砧杵千家月,萧疏两鬓霜。
饶君多道力,容易耐回肠。
我宁愿死也不愿穿上那虚假的华服,
为了生计我不得不离开故乡去到边疆。
或许我能辞去那伶俐的笑容,
就可以直接经历生活的艰辛与冷暖。
在这千家万户的月光下,
我两鬓已然白霜萧疏。
即使你有再多的道理,
也很容易让我感到心中难以忍耐的悲伤。
边连宝,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经历了社会变革与生活困境。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个人命运的关注,风格沉郁而富有哲理。
《怀刘司州》创作于边连宝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之时,表达了他对奢华生活的拒绝以及对生计的无奈。诗中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思考,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困惑与无奈。
《怀刘司州》是一首展现诗人内心挣扎与对现实深刻反思的古诗。全诗通过对比奢华与简朴,表现了诗人对名利和生计之间选择的困惑。开头几句“抵死仇纨裤,谋生去井疆”,便将奢华的生活与艰辛的生计对立起来,表达了对奢侈生活的厌恶与对生存的无奈。接着,“或能辞顑颔,直可阅炎凉”则暗示了诗人希望能够放下伪装,真实面对生活的艰辛与变化。
在后面的描写中,“砧杵千家月,萧疏两鬓霜”展现了诗人的生活场景,象征着普通百姓的辛苦与诗人自身的沧桑感。最后一句“饶君多道力,容易耐回肠”则是对他人道理的反思,表达了即使再多的道理,也无法改变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月光、砧杵与霜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凄凉的氛围,使人感受到诗人对现实的深切感悟和无奈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是个人的,也是时代的缩影,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普遍困境。
抵死仇纨裤:表示对奢华生活的坚决拒绝,诗人宁愿死也不愿接受那种虚伪的生活方式。
谋生去井疆:表明为了生计,诗人不得不远离故乡,奔赴边疆,这种情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
或能辞顑颔:暗示诗人希望能够放下伪装的面具,真实地面对生活。
直可阅炎凉:通过真实的体验,诗人能够直接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变化。
砧杵千家月:描绘出一个繁忙且辛苦的家庭场景,象征着普通人为了生计而奋斗的夜晚。
萧疏两鬓霜:通过“霜”字,表现出诗人岁月的沧桑和生活的无奈。
饶君多道力:即使对他人有很多道理和见解,生活依然困难。
容易耐回肠:表达了内心的悲伤和无奈,情感深刻而复杂。
整首诗表达了对奢华生活的拒绝、对生计的无奈以及对生活艰辛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自我反思,呈现出对生活的真实认知,揭示了社会底层的苦楚与士人的挣扎。
“抵死仇纨裤”中的“纨裤”指什么?
A) 朴素的衣物
B) 奢华的衣物
C) 破旧的衣物
诗中提到的“砧杵”象征什么?
A) 富裕生活
B) 普通人的辛劳
C) 诗人的名声
“萧疏两鬓霜”中“霜”字的含义是什么?
A) 生命的活力
B) 年龄的增长与沧桑
C) 生活的美好
答案:1.B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