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如梦令》

时间: 2025-04-25 23:45:27

诗句

一饷园林绿就。

柳外莺声初透。

轻暖与轻寒,又是牡丹花候。

花候。

花候。

岁岁年年人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45:27

原文展示:

如梦令
白话文翻译:
一阵阵的春风拂过,园林里绿意盎然。柳树外,黄莺的歌声初次传来。温暖的气息与阵阵的凉意交织在一起,正是牡丹花盛开的时节。年复一年,人却渐渐消瘦。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阵、一回。
  • 园林:指花园、树林。
  • 柳外:柳树的外面,暗指春天的生机。
  • 莺声:黄莺的叫声,象征春天的到来。
  • 轻暖与轻寒:春天温暖与凉爽的气息交替。
  • 牡丹花候:牡丹花的盛开时节。
  • 岁岁年年人瘦:每年都在变,岁月流逝,人却显得愈发消瘦。

典故解析:

  • 牡丹花自古以来被视为花中之王,象征着富贵、荣华。诗中提到“花候”,暗示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轮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字子文,号醒庐,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1070年,卒于1125年。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常在诗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正值花开之际,诗人通过描写园林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流逝岁月的感慨。

诗歌鉴赏:

《如梦令》是一首富有春天气息的词作,诗人在这首词中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开篇便以“饷园林绿就”引入了春天的主题,描绘出一幅绿意盎然的园林图景。接着,柳外的莺声初透,充满了生机,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的到来。

“轻暖与轻寒”则是对春季天气的细致描绘,温暖与凉意交替,形成了春天独特的气候特征。这里不仅仅是对天气的描写,更是对春天情绪的传递。在这样的季节,正是牡丹花盛开之时,象征着生命的繁荣与希望。

最后一句“岁岁年年人瘦”则是感慨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虽然春天的美丽每年都在重现,但人却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消瘦,带有淡淡的忧伤与无奈。这种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词更加深刻,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饷园林绿就”:春天来临,园林一片生机。
  2. “柳外莺声初透”:柳树外,黄莺的歌声传来,象征春天的早期迹象。
  3. “轻暖与轻寒”:春天的温暖与凉意交织,形成独特的气候。
  4. “又是牡丹花候”:正值牡丹花盛开的季节,象征繁荣。
  5. “岁岁年年人瘦”:时间流逝,人在岁月中愈发消瘦,带有无奈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气息比作“轻暖与轻寒”,形象生动。
  • 对仗:如“轻暖与轻寒”,形成了平衡的对仗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表现了生命的轮回与时间的流逝。尽管自然每年都在复苏,但人的生命却在岁月中悄然消逝,形成了对比,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园林:象征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繁荣。
  • :春天的象征,代表新生与希望。
  • 莺声:春的声音,象征生机与活力。
  • 牡丹:象征富贵、繁荣的花卉,代表着生命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柳外莺声初透”,柳树和莺声分别象征什么?

    • A. 冬天的寒冷
    • B. 春天的生机
    • C. 秋天的凋零
    • 答案:B
  2. “岁岁年年人瘦”这句反映了什么情感?

    • A. 希望
    • B. 无奈与忧伤
    • C. 喜悦
    •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牡丹花候”指的是什么?

    • A. 秋天
    • B. 春天
    • C. 夏天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春夜宴桃李园序》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吴潜的作品更多地关注于春天的生机与时间的流逝,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与深邃。两者都通过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湘中纪行十首。斑竹岩 送贾三北游 送乔判官赴福州 杂曲歌辞 太行苦热行 昭阳曲 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 赠秦系 过郑山人所居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 寒釭 江中晚钓,寄荆南一二相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抱恨 打情卖笑 叉腰 与草木同腐 龟开头的成语 三杀三宥 隶字旁的字 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风利 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介类 面字旁的字 化敌为友 辛字旁的字 飠字旁的字 事际 言字旁的字 各执所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