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1:5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1:51:25
诸路发解劝驾
作者: 吴潜 〔宋代〕
东郡衣冠盛,南宫榜帖新。
诸科唐取士,数路汉得人。
鸣鹿殷勤意,攀龙变化身。
若为明主献,忠谠要披陈。
这首诗描绘了东郡衣冠的繁盛与南宫榜帖的更新,表明当时取士的情况如唐朝一般,人才辈出。诗中提到鸣鹿和攀龙,象征着对明主的忠诚与献身,强调了忠诚和真理需要被揭示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吴潜,宋代诗人,生于南宋。以诗歌、散文著称,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士人阶层对人才选拔与忠诚的关注时期,正值社会变革,士人渴望为明主效力,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
这首诗展现了宋代士人对朝政和人才选拔的关注。开篇的“东郡衣冠盛,南宫榜帖新”描绘了一个充满朝气与希望的社会,士人们衣着华丽,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条件及文化氛围。而“诸科唐取士,数路汉得人”则进一步暗示了这一时期对人才的渴望,反映了唐代取士制度的影响。接下来的“鸣鹿殷勤意,攀龙变化身”则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士人对明主的忠诚与渴望改变命运的心情。最后一句“若为明主献,忠谠要披陈”强调了真诚的忠告与建议对明君的重要性,隐含了一个理想的政治愿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人才的渴望、对明主的忠诚以及对社会繁荣的期盼。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吴潜与杜甫的作品,两者都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与对明主的忠诚,但杜甫更多地强调社会的苦难与士人的无奈,而吴潜则更侧重于士人的追求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