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4:25
清平乐
作者:王安石
云垂平野。
掩映竹篱茅舍。
阒寂幽居实潇洒。
是处绿娇红冶。
丈夫运用堂堂。
且莫五角六张。
若有一卮芳酒,
逍遥自在无妨。
在宽阔的平原上,云彩低垂,
遮掩着竹篱和茅草房屋。
这里安静而幽深,别有一番潇洒情趣。
四周绿意盎然,红花盛开。
我这样的男子汉,理应大展宏图,
但也不必拘泥于五角六张的琐事。
如果手中有一杯美酒,
那么悠然自得,何尝不可呢?
本诗在描写隐居生活的同时,提到“丈夫运用堂堂”,反映了诗人对男子汉气概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反思,表明“逍遥自在”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冲和,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著名的变法派领袖。他的诗风豪放,常表达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清平乐》创作于王安石隐居之时,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现实政治的思考,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王安石的《清平乐》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引人入胜。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场景,云彩低垂,竹篱茅舍掩映在一片绿意之中,营造出一种恬淡悠然的氛围。诗人在此环境中,感受到一份潇洒与自由,抒发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同时,诗中提到的“丈夫运用堂堂”表现了王安石对男子汉气概的渴望。他希望能够在大展宏图之余,享受生活的乐趣,而不被繁琐琐事所困扰,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尤其是最后两句,强调了“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给予人们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启示。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丰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王安石在此表达了对悠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世俗纷扰的反思,这种人生态度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整首诗体现了对自在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世俗繁琐的超脱,反映了王安石对人生理想的思考与追求。
王安石的《清平乐》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五角六张”代表了什么?
“阒寂幽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