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3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8:45
《甘露歌》 作者:王安石
尽日含毫难比兴,
都无色可并。
万里晴天何处来,
真是屑琼瑰。
整日拿着毛笔写字都难以表达我的兴致,
没有色彩可以相互搭配。
万里晴空到底从何而来,
真是像屑末的琼瑰。
本诗中提到的“琼瑰”,在古代常用来形容美好、珍贵的事物。王安石在诗中运用这一典故,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主张变法,推行新法,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创作背景:王安石生活在北宋时期,那个时代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王安石的改革旨在促进国家的富强与民众的福祉。
《甘露歌》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开篇“尽日含毫难比兴”一句,写出诗人整日沉浸于书写之中,却难以找到可以表达的兴致,显示出一种心灵的空虚。接下来的“都无色可并”,则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意味着即使有无限的书写能力,也无法找到合适的颜色去描绘内心的情感。最后两句“万里晴天何处来,真是屑琼瑰”更是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推向高潮,表达出一种无从追寻的失落感。整首诗浑然天成,透出淡淡的忧伤与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透出一种无奈与失落的情感。
诗词测试:
“尽日含毫难比兴”中的“比兴”指的是什么?
A. 比喻与兴起
B. 比较与兴奋
C. 诗的主题
D. 诗的格式
“万里晴天何处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C. 对现实的无奈
D. 对历史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李白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时,王安石更显得内敛与沉思,而李白则表达出更加奔放的情感。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