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0:57
叶落才悲草又生,看看少壮是衰形。
关中秋雨书难到,江上春寒酒易醒。
多少系心身未达,寻思举目泪堪零。
几时抛得归山去,松下看云读道经。
喔喔晨鸡满树霜,喧喧晓渡簇舟航。
数星昨夜寒炉火,一阵谁家腊瓮香。
久别羁孤成潦倒,回看书剑更苍黄。
逢人举止皆言命,至竟谋闲可胜忙。
野堂吟罢独行行,点水微微冻不鸣。
十里溪山新雪后,千家襟袖晓寒生。
只宜醉梦依华寝,可称羸蹄赴宿程。
日苦几多心下见,那堪岁晏又无成。
僻居多与懒相宜,吟拥寒炉过腊时。
风柳欲生阳面叶,冻梅先绽岭头枝。
山川自小抛耕钓,骨肉无因免别离。
赖有陶情一尊酒,愁中相向展愁眉。
一带长溪渌浸门,数声幽鸟啄云根。
松亭尽日唯空坐,难得儒翁共讨论。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0:57
原文展示:
冬夕江上言事五首 罗邺 〔唐代〕
叶落才悲草又生,看看少壮是衰形。 关中秋雨书难到,江上春寒酒易醒。 多少系心身未达,寻思举目泪堪零。 几时抛得归山去,松下看云读道经。 喔喔晨鸡满树霜,喧喧晓渡簇舟航。 数星昨夜寒炉火,一阵谁家腊瓮香。 久别羁孤成潦倒,回看书剑更苍黄。 逢人举止皆言命,至竟谋闲可胜忙。 野堂吟罢独行行,点水微微冻不鸣。 十里溪山新雪后,千家襟袖晓寒生。 只宜醉梦依华寝,可称羸蹄赴宿程。 日苦几多心下见,那堪岁晏又无成。 僻居多与懒相宜,吟拥寒炉过腊时。 风柳欲生阳面叶,冻梅先绽岭头枝。 山川自小抛耕钓,骨肉无因免别离。 赖有陶情一尊酒,愁中相向展愁眉。 一带长溪渌浸门,数声幽鸟啄云根。 松亭尽日唯空坐,难得儒翁共讨论。
白话文翻译:
叶落了才感到悲伤,草又生出来了,看着自己年轻的身体,却像是衰老的样子。 关中的秋雨书信难以到达,江上的春寒使得酒容易醒。 心中有多少牵挂,身体还未达到目标,思索着抬头望去,眼泪几乎要掉下来。 什么时候能抛下一切归隐山林,在松树下看云读书。 清晨的鸡鸣声满树霜,喧闹的渡口聚集着船只。 昨晚炉火中的星星,一阵子谁家的腊肉香味。 久别的孤独使我潦倒,回头看自己的书剑,更加苍老。 遇到人总是谈论命运,毕竟闲适胜过忙碌。 在野外的堂屋吟诗后独自行走,水滴微微冻结,没有声音。 新雪后的十里溪山,千家万户的衣袖在清晨的寒冷中。 只适合在醉梦中依偎在华丽的床上,可以说是在疲惫中前往宿程。 日子苦涩,心中有多少感受,哪堪年末又无所成就。 偏僻的居所多与懒惰相宜,吟咏着拥抱着寒炉度过腊月。 风中的柳树想要生出阳面的叶子,冻梅先在岭头绽放枝条。 从小抛弃耕作和钓鱼,骨肉无法避免别离。 幸好有陶醉的一杯酒,在忧愁中相对展开愁眉。 一带长溪清澈地浸入门户,几声幽鸟啄食云根。 松树亭子里整天只有空坐,难得有儒翁共同讨论。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邺,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常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罗邺在冬夜江上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境遇的反思,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冬夜江上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孤独、潦倒的生活状态和对归隐山林的向往。诗中,“叶落才悲草又生”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暗示了生命的循环和无常。“关中秋雨书难到,江上春寒酒易醒”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为媒介,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孤独、潦倒的生活状态和对归隐山林的向往。诗中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叶落才悲草又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命的循环和无常的感慨 B. 对春天的喜悦 C. 对冬天的厌恶 D. 对夏天的期待
“关中秋雨书难到”中的“关中”指的是哪里? A. 陕西一带 B. 江苏一带 C. 广东一带 D. 四川一带
诗中“几时抛得归山去”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繁华的城市生活 B. 隐逸的山林生活 C. 热闹的乡村生活 D. 忙碌的官场生活
“松下看云读道经”中的“道经”指的是什么? A. 佛教的经典 B. 道教的经典 C. 儒家的经典 D. 文学作品
诗中“逢人举止皆言命”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无奈? A. 命运 B. 财富 C. 健康 D. 爱情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