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1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18:12
檐滴疏疏亦几何,
滴将苦砌出圜窠。
就中漱涤偏精巧,
泥土都无石子多。
檐下的水滴稀稀疏疏,究竟有多少呢?
滴落的水将艰苦的石阶洗刷出一个圆形的窝。
其中的漱涤显得格外精巧,
连泥土都不比石子多。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明确的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体现了诗人对日常景象的深刻体悟。这种细腻的描写在杨万里的作品中很常见,反映出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生活,崇尚自然与真实,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
《檐滴》写于南宋时期,正值诗人晚年,生活环境相对宁静。他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细微之处的观察,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檐滴》是一首表现日常细节的诗,诗人通过对檐下水滴的观察,展现了生活的精致与美。诗中用“疏疏”形容水滴的稀少,但正是在这稀疏中,诗人看到了生活的深度与意义。水滴在石阶上留下了痕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积累。诗中的“漱涤”不仅仅是清洗的动作,更是对生活的反思。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与热爱,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情。
本诗通过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描绘,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细腻之处的欣赏。
选择题:诗中“檐滴”指的是?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苦砌”指的是__。
判断题:杨万里是唐代的著名诗人。(对/错)
两首诗与《檐滴》在风格上有所不同,李白的作品更多集中于情感传达,而孟浩然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杨万里的细腻和对生活的观察,在这两位诗人中显得尤为独特,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敏锐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