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2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4:26:30
夜宿东渚放歌三首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前山欺我船兀兀,
结约江妃行小谲。
乘我船摇忽远逃,
见我船定还孤出。
老夫敢与山争强,
受侮不可更禁当。
醉立船头看到夕,
不知山於何许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东渚夜宿时的情景。他坐船在河中,面对着近旁的山,感受到山的威压,仿佛在欺凌他的船。江妃(指水中的神灵)似乎在与他开玩笑,让他的船在江面上摇摆不定。诗人虽感受到孤独与无奈,但内心仍然不甘示弱,敢于与山争辉。醉酒之中,他站在船头,醉意朦胧,望着夕阳,竟然不知那山究竟藏在哪里。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因生活在安定时期,常到山水间游玩,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表现了诗人夜宿东渚的独特体验。诗人通过描绘山水的雄伟与孤独的船只,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前山的“欺”与船的“兀兀”,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显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反抗。诗中“醉立船头”,不仅传达了诗人醉酒后的恍惚感,也暗示了他对人生的洒脱态度。在夕阳的映照下,诗人的心境似乎更加开阔,虽然不知道那山藏于何处,却也不再在意。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而富有韵律感,情感上由孤独转向一种对自然的融入与理解,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以及个体在浩瀚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傲然。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采用了比喻(“前山欺我船”)、拟人(江妃的调皮)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思考,折射出人与自然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对人生孤独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江妃”指的是哪个自然元素?
诗人醉立船头时看到的是什么?
诗中“老夫敢与山争强”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