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6:5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50:27
中秋无月莫尤天,月入秋来夜夜妍。
且道今宵明月色,何曾减却半分圜。
在中秋没有月亮的夜晚,天空显得格外清朗。
自从秋天来临,月亮每晚都显得特别明亮。
今夜的明月,你说它的光色,怎么会减去半分圆润呢?
这首诗没有直接涉及特定的典故,但“中秋无月”这一意象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秋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秋节是家人团聚和赏月的节日,通常象征着团圆与美好。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
这首诗写于中秋节期间,诗人在无月的情况下,通过对月亮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正值秋季,诗人感受到月亮的变化,即便没有月亮的夜晚,依然能够感受到它的美丽。
杨万里的《中秋无月既望月甚佳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诗人以中秋无月的情景为引子,表达了他对月亮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第一句“中秋无月莫尤天”,描绘了一个没有月亮的中秋夜,反而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朗的气氛,这种反差让人惊喜。而“月入秋来夜夜妍”则体现了诗人对秋天月亮美丽的赞赏,月亮在这个季节显得格外动人。接下来的“且道今宵明月色”,诗人将目光转向当夜的明月,甚至质疑为何明月的光色会有所减损,强调了月亮的圆满与美丽。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变化,更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体现出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月亮的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中极为重要,常与团圆、思念相连,这里则被诗人赋予了更多的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诗人认为今夜的月亮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