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食蒸饼作》

时间: 2025-05-01 13:57:40

诗句

何家笼饼须十字,萧家炊饼须四破。

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仑吞一个。

诗人一腹大於蝉,饥饱翻手覆手间。

须臾放箸付一莞,急唤龙团分蟹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7:40

诗词原文展示

食蒸饼作
作者:杨万里 〔宋代〕
何家笼饼须十字,
萧家炊饼须四破。
老夫饥来不可那,
只要鹘仑吞一个。
诗人一腹大於蝉,
饥饱翻手覆手间。
须臾放箸付一莞,
急唤龙团分蟹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蒸饼的渴望和对美食的喜爱。诗中提到不同家制作蒸饼的方式,描述了自己饥饿时的急切心情,以及对美味的无尽向往。作者的肚子比蝉还大,饥饿与饱满之间的变化如翻手覆手一般轻松。最后,他急忙放下筷子,期待着分食美味的时刻。

注释

  • 笼饼:一种用蒸笼蒸制的饼。
  • 十字、四破:指制作蒸饼时不同的切割方式。
  • 鹘仑:即蒸饼,形状像鹘鸟。
  • 龙团、蟹眼:龙团是指一种圆形的饼,蟹眼是饼上面的花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自然清新的诗风和对生活细致的观察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正值其颐养天年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将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通过生动的描绘融入到诗中,显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追求。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食蒸饼作》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美食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通过对不同家制作蒸饼方式的对比,引出自己对蒸饼的向往,显示了作者对地方风俗的敏锐观察。接着,诗人以“老夫饥来不可那”自谦,展现了他对美食的迫切需求以及在饥饿状态下的无奈与期待。最后一句“急唤龙团分蟹眼”则生动地描绘了他对美味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整首诗在轻松幽默的语调中流露出浓厚的生活气息,体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情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诗中不乏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比喻,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一份温暖和情趣。杨万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让读者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诗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家笼饼须十字:不同的人制作蒸饼的方法不同,强调多样性。
  2. 萧家炊饼须四破:进一步对比另一种制作方法,显示地方特色。
  3. 老夫饥来不可那:诗人自谦,表达自己饥饿得无法忍耐。
  4. 只要鹘仑吞一个:渴望一口蒸饼,表现出对美食的迫切需要。
  5. 诗人一腹大於蝉:夸张手法,形象地描述饥饿的状态。
  6. 饥饱翻手覆手间:形容饥饿与饱足之间的轻松转变。
  7. 须臾放箸付一莞:急忙放下筷子,表露出难以抑制的渴望。
  8. 急唤龙团分蟹眼:期待分享美食,渴望与他人共同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腹大於蝉”,通过比喻夸张表现自己的饥饿。
  • 对仗:诗中前两句和后两句都形成对偶,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反映了作者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和享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蒸饼: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满足。
  • 龙团:传达了美食的珍贵与期待。
  • 蟹眼:代表着精致的工艺和对美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鹘仑”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蒸饼
    C. 一种饮料

  2. 诗中“老夫饥来不可那”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自豪
    B. 无奈与渴望
    C. 忍耐

  3. 诗中提到的“龙团”是什么? A. 一种动物
    B. 一种饼
    C. 一种饮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食蒸饼作》与杜甫的《春夜喜雨》均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但杨万里的作品更侧重于日常生活的细节,而杜甫则结合自然景象表现情感,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兴 其七 春兴 其六 春兴 其五 春兴 其四 春兴 其三 春兴 其二 春兴 其一 香烟 其七 香烟 其六 香烟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提手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走字旁的字 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废铜烂铁 原本穷末 汲引忘疲 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孤伤 皂白难分 蹋衍 郿绦 央恳 包含斩的成语 包含竞的成语 跗萼联芳 鬼字旁的字 山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