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赵季茂遗予郭索侑之以诗予早上亦遣山肴两介盖相与驾肩也因和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7-26 17:00:54

诗句

驿书传驿使,江蟹出江湄。

目早同虾睅,螯曾与虎持。

紫髯卸金甲,赤髓映琼肌。

正是清霜月,相从无厌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7:00:54

原文展示:

驿书传驿使,江蟹出江湄。目早同虾睅,螯曾与虎持。紫髯卸金甲,赤髓映琼肌。正是清霜月,相从无厌时。

白话文翻译:

驿站的信使传递着驿书,江中的螃蟹从江边爬出。它的眼睛早就像虾一样鼓起,它的螯曾经与老虎搏斗。紫色的须发像是卸下的金甲,红色的血脉映衬着如玉的肌肤。正是在这清冷的霜月之夜,我们相伴而坐,永不厌倦。

注释:

  • 驿书:指驿站传递的文书或信件。
  • 驿使:驿站的工作人员,负责传递信件和文书。
  • 江湄:江边。
  • 虾睅:形容眼睛鼓起,像虾的眼睛。
  • 螯:螃蟹的钳子。
  • 紫髯:紫色的须发。
  • 金甲:金属制成的盔甲,这里比喻螃蟹的外壳。
  • 赤髓:红色的血脉。
  • 琼肌:如玉般的肌肤,这里比喻螃蟹的肉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此诗通过描绘江蟹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生物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此诗是岳珂应赵季茂之邀,以江蟹为题材所作,诗中通过对江蟹的描绘,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江蟹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生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诗中“紫髯卸金甲,赤髓映琼肌”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江蟹的外形和肉质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诗中的“正是清霜月,相从无厌时”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在清冷的夜晚共同赏蟹的愉悦心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驿书传驿使,江蟹出江湄”:驿站的信使传递着驿书,江中的螃蟹从江边爬出。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书信往来,以及江蟹的出现,为下文对江蟹的描绘做了铺垫。
  • “目早同虾睅,螯曾与虎持”:江蟹的眼睛早就像虾一样鼓起,它的螯曾经与老虎搏斗。这两句通过对江蟹眼睛和螯的描绘,展现了江蟹的勇猛和力量。
  • “紫髯卸金甲,赤髓映琼肌”:紫色的须发像是卸下的金甲,红色的血脉映衬着如玉的肌肤。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江蟹的外形和肉质描绘得栩如生。
  • “正是清霜月,相从无厌时”:正是在这清冷的霜月之夜,我们相伴而坐,永不厌倦。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在清冷的夜晚共同赏蟹的愉悦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紫髯卸金甲”和“赤髓映琼肌”,通过比喻将江蟹的外形和肉质描绘得栩栩如生。
  • 拟人:如“螯曾与虎持”,将江蟹的螯拟人化,赋予其勇猛和力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江蟹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生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同时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紫髯、金甲、赤髓、琼肌等,这些词汇通过对江蟹外形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生动、形象的意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紫髯卸金甲”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2. 诗中“正是清霜月,相从无厌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忧愁 C. 友情 D. 思乡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通过描绘春江晚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诗词对比: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与岳珂此诗都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但苏轼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而岳珂的诗则更注重对友情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岳珂的诗作,并对宋代诗歌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对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包括岳珂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凤山道中 五里林 半路竹 秋吟 五妃墓 小斋 鹭江即事 自题 琅峤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物地理学 桀逆放恣 占月 牙字旁的字 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贪大求洋 梓牛 奋发踔厉 心如刀搅 开弓没有回头箭 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顿时 戈字旁的字 長字旁的字 辰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起结尾的成语 不记前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