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

时间: 2025-07-27 03:27:59

诗句

书报微之晦叔知,欲题崔字泪先垂。

世间此恨偏敦我,

天下何人不哭儿。

蝉老悲鸣抛蜕后,龙眠惊觉失珠时。

文章十帙官三品,身后传谁庇荫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3:27:59

原文展示:

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
白居易 〔唐代〕

书报微之晦叔知,欲题崔字泪先垂。
世间此恨偏敦我,天下何人不哭儿。
蝉老悲鸣抛蜕后,龙眠惊觉失珠时。
文章十帙官三品,身后传谁庇荫谁。

白话文翻译:

我写信告诉微之晦叔,想要在崔字上题词,泪水却早已流下。
世间的这种痛苦偏偏让我感受最深,天下有谁不为儿女而哭泣呢?
蝉老了,悲鸣着抛弃了蜕后的壳,龙眠惊醒了,失去了那颗珠子。
我有十本文章和三品官职,身后又能留下给谁庇护?

注释:

字词注释:

  • 微之晦叔:指的是白居易的朋友,可能是用来寄托情感的对象。
  • 崔字:指的是“崔”这个字,可能象征着某种情感或记忆。
  • :深厚、强烈。
  • :在诗中象征着生命的变迁与悲哀。
  • 龙眠:比喻人或物的沉眠状态,醒来时发现失去的东西。

典故解析:

  • 蝉蜕:象征生命的蜕变与无常,蝉在蜕壳后即失去幼年形态,反映了生命的无奈与悲哀。
  • 珠子:象征贵重的东西,可能是指亲情或美好的回忆,失去后令人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风格而闻名。白居易的诗歌多描写社会现实、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广受欢迎。

创作背景: 《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是在白居易失去朋友崔儿后写的,以表达他对崔儿的思念与痛苦。诗中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亲情与友情的深切哀悼。

诗歌鉴赏:

白居易的这首《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深刻反映了人对于亲情和友情的珍视,以及在失去后所感受到的无奈与痛苦。诗的开篇即通过对“微之晦叔”的叙述,展现出一种急切的情感,诗人想要传达自己的哀伤,却又因泪水而无法继续书写,情感的深沉令人动容。

“世间此恨偏敦我,天下何人不哭儿。”这一句以“世间的痛苦”作为背景,进一步引出普遍的生死之痛,表明这种失去不仅仅是个人的悲伤,而是人类共通的情感。白居易用“蝉老悲鸣”与“龙眠惊觉”这两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变化,表达了对失去的无奈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最后两句则是对自身地位的反思,尽管有着十帙文章和三品官职,但在生死面前,这些荣华富贵又能给谁带来庇护呢?诗人在哀痛中透出对人生命意义的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书报微之晦叔知,欲题崔字泪先垂。

    • 写给微之晦叔,说明自己想要写下崔的名字,但泪水已经流下,表现出强烈的悲痛。
  2. 世间此恨偏敦我,天下何人不哭儿。

    • 这份恨意偏偏让我感受得最深,暗示人们都在为亲人而哭泣,强调了普遍的悲伤。
  3. 蝉老悲鸣抛蜕后,龙眠惊觉失珠时。

    • 蝉的悲鸣象征生命的无常,龙的沉睡意味着对失去的惊觉,表达了对失去的惋惜。
  4. 文章十帙官三品,身后传谁庇荫谁。

    • 有着十本文章和三品官职,却无从给予后人庇护,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蝉蜕比喻生命的变迁,龙眠比喻失去的痛苦。
  • 拟人:蝉的悲鸣赋予了情感,使自然现象具有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失去亲友的深切哀悼,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思考。白居易通过个人的痛苦,引发对普遍人类情感的共鸣,展现了他对友情与亲情的珍视和对生命深刻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的短暂与悲哀,代表着离别与蜕变。
  • :象征着沉睡与失去,代表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 :象征珍贵的东西,暗示着友情、亲情的失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的《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亲人的哀悼
    c) 对政治的批判
    答案:b) 对亲人的哀悼

  2. 诗中“蝉老悲鸣”比喻什么? a) 生命的繁荣
    b) 生命的无常
    c) 生命的希望
    答案:b) 生命的无常

  3. 诗中提到的“龙眠”象征什么? a) 沉睡与失去
    b) 醒悟与希望
    c) 繁荣与发展
    答案:a) 沉睡与失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白居易的《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哀伤。杜甫通过月夜的意象传达孤独感,而白居易则以个人的失去引发对生命的思考,两首诗在情感上有共鸣,但在意象使用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通过这种结构化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白居易的这首诗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相关查询

瑞鹧鸪 瑞鹧鸪 其四 合虞美人调和侄阿莲 瑞鹧鸪 其三 合虞美人调和侄阿莲 瑞鹧鸪 其二 合虞美人调和侄阿莲 瑞鹧鸪 其一 合虞美人调和侄阿莲 瑞鹧鸪 赠王公云庵 瑞鹧鸪 瑞鹧鸪 瑞鹧鸪 瑞鹧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母的词语有哪些 鹊开头的成语 白板天子 捽拔 用字旁的字 神学 二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走字旁的字 史实 避实击虚 摄性 抗论 鬥字旁的字 切中时弊 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画水镂冰 愁红惨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