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4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40:32
沁园春七首 其七
作者: 史承谦 〔清代〕
又度芳时,诗卷慵开,那堪病中。
想碧虚垂钓,一湾明镜,白云招隐,几朵芙蓉。
随意滋兰,还思种橘,十载青春不负公。
还应悔,纵碎琴奚益,觅句徒工。
休教更听歌钟,怕已作花前鹤发翁。
恁匆匆过耳,无情鹒蟀,劳劳阅世,百感鸡虫。
我欲临风,横吹长笛,喷出胸头恨万重。
谁能识,看菰芦光怪,有气如虹。
又度过了这美好的时光,诗卷懒得打开,真不堪忍受病痛中的孤独。
想象着在碧空下垂钓,湖面如明镜般宁静,白云轻轻招来隐逸的心情,几朵芙蓉花映衬着这一切。
随意地滋养兰花,仍然思念种植橘树,十年的青春没有辜负过自己的追求。
但我还应感到后悔,纵使弹碎的琴声又能有什么益处,追求诗句却徒劳无功。
不要再让我听那歌声,怕是自己已经成为花前的白发老翁。
这匆忙的岁月就这样从耳边流过,失去情感的蝉鸣,辛苦地经历世事,感慨万千,仿佛是鸡虫之声。
我想在风中,横吹长笛,倾吐心中千般恨意。
又有谁能理解,看那芦苇摇曳,气势如虹。
作者介绍:史承谦,清代诗人,擅长词、诗,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年老时,因病卧床,回忆青春时光与对生活的感慨,流露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病中的感受,展现了对青春的怀念和对生活的反思。诗的开头提到“又度芳时”,即已过了美好的春天,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诗人以“碧虚”和“明镜”描绘了心中理想的自然景象,想要在其中寻求宁静与慰藉。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诗人回忆起十年的青春,虽没有辜负理想,但却感到后悔,质疑自己追求的意义。诗中“纵碎琴奚益,觅句徒工”,更是流露出对艺术创作的无力感,似乎在问:即使拼命追寻,最终又能得到什么?
“恁匆匆过耳,无情鹒蟀”,诗人感叹岁月匆匆,生活的琐碎与烦恼不断侵扰内心的宁静。最后,诗人以“我欲临风,横吹长笛”表达对自由和解放的渴望,似乎想通过音乐宣泄心中的愤懑,然而又感到无奈。在最后一行中,诗人以“菰芦光怪”隐喻生命的多变与神秘,令人深思。
整首诗在对比中体现了诗人的情感波动,展现了对青春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深刻的思考与反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青春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表现了作者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揭示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芳时”指的是哪个季节?
诗人对青春的态度是什么?
诗人想要在风中横吹什么乐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