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3:50
沁园春
作者: 曹尔堪 〔清代〕
悲哉为情,风日高寒,忽已深秋。
见绕篱隙地,草生卷耳,近墙修竹,蔓引牵牛。
草木无知,诗篇有恨,半是凄凉半是愁。
谁慰我,有囊中蜀锦,匣里吴钩。
豪时弦索歌喉。
听家乐相期醉未休。
喜一天星斗,中元佳节,千林红紫,九日寻游。
荷盖犹擎,菊英方绽,身在林泉兴自幽。
徘徊处,称葛巾野服,不羡轻裘。
悲伤啊,因情而起,天气寒冷,转眼已是深秋。
在篱笆的缝隙中,草丛中长出卷耳草,近墙的修竹,藤蔓引着牵牛花。
草木无知,诗篇却充满仇恨,半是凄凉半是愁苦。
谁来安慰我呢?囊中有蜀锦,匣里有吴钩。
豪放时节,弦索和歌喉。
听那欢乐的歌声相约,醉意未休。
喜迎一天的星斗,中元佳节,千林绽放红紫,九月九日寻游。
荷盖仍高举,菊花方才绽放,我身处林泉,兴致自幽。
徘徊在此,身着葛巾和野服,不羡慕轻裘。
作者介绍:曹尔堪,清代诗人,以其情感细腻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反映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深秋,诗人在自然的变化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寄托,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沁园春》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自然意象的诗。诗人在深秋的季节中,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波动。开头的“悲哉为情”直接传达出诗人因情而生的忧伤,接着描绘了周围的自然,草木的生长与环境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随着诗的推进,诗人开始回忆过往的欢乐时光,提到“囊中蜀锦,匣里吴钩”,这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也暗示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惋惜。诗中的“荷盖犹擎,菊英方绽”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的美丽,给予诗人一些慰藉。
整首诗在对比中显示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向往过去的欢乐,另一方面又感受到深秋的凄凉。最终,诗人选择在自然中自得其乐,表现了一种超然的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蜀锦”象征什么?
A. 财富和美好
B. 战争与武力
C. 自然与宁静
“草生卷耳”主要描绘了什么?
A. 秋天的凄凉
B. 生命的顽强
C. 人情的冷漠
诗人在自然中寻求什么?
A. 财富
B. 名声
C. 内心的宁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