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6:0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0:23
元夕与监务宋皋饮罢踏月观灯用坡老儋州上元
作者: 胡铨 〔宋代〕
赏心乐事巧相违,清坐持枚学数扉。
雁足不来空燕雀,鴒原何在叹蠨蝛。
开怀对酒祛愁破,缓步看灯踏月归。
万里投荒真细事,频年不得戏莱衣。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元宵节夜晚与友人饮酒赏灯的情景,尽管心中有些愁苦,却仍旧努力寻求快乐和慰藉。诗中提到的燕雀、雁足等意象,反映了对往日时光的怀念与失落;而最后两句则流露出对生活艰辛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对未来的期待。
胡铨,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生活细节,情感真挚,常表现出对人世沧桑的深刻洞察。
这首诗创作于元宵节,正是欣赏灯火与团圆的时刻。作者与友人相聚,饮酒赏灯,虽有愁苦,但仍努力寻求快乐,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胡铨的《元夕与监务宋皋饮罢踏月观灯用坡老儋州上元》展现了元宵节的欢愉与作者内心的愁苦之间的矛盾。诗的开头便道出“赏心乐事巧相违”,在愉快的节日氛围中,作者却感受到心情的沉重。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
在“雁足不来空燕雀,鴒原何在叹蠨蝛”中,雁象征着远方的归属与希望,而燕雀则是身边的琐碎,反映出作者心中的孤独与对过往的怀念。接下来的“开怀对酒祛愁破”则显示出作者试图通过饮酒来驱散愁苦,在灯下缓步归家的情景中,又增添了几分悠然与惆怅。
最后两句“万里投荒真细事,频年不得戏莱衣”则将主题引向生活的艰辛,表达出对日常琐事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在欢乐与愁苦之间的挣扎,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元宵节的描写,表达了在欢乐的节日中,个体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通过美好的景象与内心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生活的复杂性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雁足”象征什么?
A. 远方的归属
B. 日常的琐事
C. 欢乐的节日
“赏心乐事巧相违”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感?
A. 心情愉快
B. 心情沉重
C. 无所谓
诗中“开怀对酒祛愁破”是希望通过什么来消愁?
A. 音乐
B. 酒
C. 书籍
以上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元夕与监务宋皋饮罢踏月观灯用坡老儋州上元》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