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4:08
玉津园饯魏王
作者:胡铨 〔宋代〕
饯行朱邸帝城春,
随例颠忙宴玉津。
报国独劳千一虑,
钧天同听十三人。
金卮宣劝君恩重,
花露湔愁醉梦真。
却忆故山猿鹤在,
便思投劾乞其身。
在春天的帝城朱邸为魏王饯行,
按惯例忙着在玉津宴席上欢聚。
我报国的心独自承受千般忧虑,
上天也同样听见这十三人的心声。
金杯劝酒,君恩深重,
花露浸润了愁绪,醉梦真实。
不禁回忆故乡,猿鹤依旧栖息,
我想要辞官归隐,求得一身安宁。
作者介绍:胡铨(生卒年不详),字景昭,号静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具有浓厚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春天的一次宴会上作,饯行的对象是魏王,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及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交往情感和对政治的关心。
《玉津园饯魏王》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深意的诗作。诗人在春日的宴会上为魏王送行,这不仅是对友人的一种祝福,更是对国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的“饯行朱邸帝城春”,宛如一幅春日美景的画卷,朱邸的华美与春天的生机相映成辉,展现出宴会的热闹与欢快。
诗的中间部分转向了诗人的忧虑,“报国独劳千一虑”,表达了作为文人的责任感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这里的“千一虑”不仅是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也是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的深思。接下来提及的“钧天同听十三人”,则暗示了诗人对同道之人的共鸣与支持。
最后两句“却忆故山猿鹤在,便思投劾乞其身”,则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归隐的渴望,形成了情感上的强烈对比。全诗通过宴会的场景,引发了对国家、友情和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如“金卮”象征友情与祝福)、对仗(如“报国独劳千一虑”与“钧天同听十三人”)、意象(如“花露”与“猿鹤”)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体现出一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情,以及追求自由与归隐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朱邸”是指什么?
A. 官府
B. 王宫
C. 寺庙
D. 书院
“金卮”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友情与祝福
C. 忧虑
D. 自由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怎样的?
A. 无所谓
B. 深切思念
C. 恨之入骨
D. 归隐欲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离别的忧伤,但更加侧重于个人的理想与抱负。而胡铨的《玉津园饯魏王》则在对友人祝福的同时,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情感丰富而深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