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4:55
送中济侍郎帅庆得乘字
杜纯 〔宋代〕
羌马轶河西,诏下绝贡聘。
自是封疆臣,都俞命弥敬。
莫如小司徒,钦哉往临庆。
貔貅十万人,大半爵公乘。
恩将怀其心,威足系其颈。
牧无南向尘,指挥罔不定。
边氓歌夜耕,更续公刘政。
今日燕西园,愧接儒林盛。
阳关断谁肠,笑把金钟听。
家世本诗书,无劳霍去病。
送别中济侍郎帅庆,他得了“乘”这个字。
羌马奔腾在河西,皇命已下,停绝了贡聘。
他身为封疆大吏,大家都对他的命令更加尊敬。
不如小司徒,真是令人钦佩,前往临庆。
有十万兵马,很多人都尊称他为公爵。
恩德应当铭记于心,威严足以令人畏惧。
牧羊人没有南方的尘土,指挥却难以稳定。
边疆的百姓夜里歌唱耕作,继续着公刘的治政。
今天在燕西园,愧疚地迎接儒林的盛会。
阳关断人心肠,笑着听那金钟声。
我家世代是书香门第,何须像霍去病那样出征。
作者介绍:杜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以豪放、清新著称,常表达对时局的关心及对人事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别中济侍郎帅庆的场合,表达了对好友仕途的祝福和对边疆事务的关注,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与文化氛围。
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边疆事务的关心。诗的开头以“羌马轶河西”描绘了边疆的景象,营造了一个雄壮的背景。接着,通过对中济侍郎帅庆的赞誉,表达出作者对其治政能力的肯定和期望。尤其是“小司徒”的描写,突出了对教育和人才的重视,表现出作者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貔貅十万人”,不仅展示了帅庆的权威,也隐含了对他能否驾驭这股力量的担忧。接下来的描述则将目光投向边民生活的艰辛,及其与治政之间的关系,体现出诗人对民生的关心与对治国理政的深思。
作品最后,诗人自谦家世以书香为重,表示不需要像霍去病那样征战沙场,反而希望通过学问和文化来影响世道,流露出一种儒家理想下的治国思想。整首诗情感真挚,思想深邃,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思考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展现出诗人的情感与思想。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祝福与对国家边疆的关注,同时也流露出对文化与教育的重视,反映了儒家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小司徒”是指什么?
A. 军事将领
B. 教育官员
C. 边疆百姓
D. 皇帝
“阳关断谁肠”表达的情感是?
A. 喜悦
B. 离愁
C. 愤怒
D. 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