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4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48:40
原文展示:
次毛泽民曾公卷韵 吴则礼 〔宋代〕
毛侯曾子有新句,鸣籁素秋相与清。 吾若邶鄘甘退舍,君如秦楚正连衡。 一尊鸿雁到时酒,万里江湖别后情。 鱼目骊珠固非敌,搴旗况已慴先声。
白话文翻译:
毛侯和曾子都有新的诗句,秋风中的声音相互呼应,显得格外清新。 我如果像邶鄘那样甘愿退让,你就像秦楚那样正处在连绵不断的争斗中。 当我们相聚时,举杯共饮,而分别后,江湖万里,情感依旧。 鱼目和骊珠自然无法相比,更何况你已经先声夺人,让人敬畏。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善于运用比喻和典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吴则礼对毛侯和曾子的诗句的回应,表达了对他们才华的赞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毛侯和曾子新诗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才华的赞赏。诗中“鸣籁素秋相与清”一句,以秋风的声音比喻诗句的清新,形象生动。后文通过“吾若邶鄘甘退舍,君如秦楚正连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尊重和对自己谦逊的态度。最后两句“鱼目骊珠固非敌,搴旗况已慴先声”则进一步强调了友人的才华和自己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友人的才华和珍视友情。通过对比和比喻,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尊重和对自己谦逊的态度,同时也展现了分别后的深情和对友人才华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鸣籁素秋相与清”中的“鸣籁”指的是什么? A. 秋风中的声音 B. 鸟鸣声 C. 水声 D. 琴声 答案:A
诗中“吾若邶鄘甘退舍”中的“邶鄘”比喻什么? A. 退让 B. 争斗 C. 胜利 D. 失败 答案:A
诗中“君如秦楚正连衡”中的“秦楚”比喻什么? A. 退让 B. 争斗 C. 胜利 D. 失败 答案:B
诗中“一尊鸿雁到时酒”中的“鸿雁”象征什么? A. 书信 B. 酒 C. 友情 D. 胜利 答案:A
诗中“鱼目骊珠固非敌”中的“骊珠”比喻什么? A. 珍贵的宝珠 B. 鱼目 C. 才华 D. 胜利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